喫書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補充,“而且,我們也有依據。”
“什麼依據?”我問。
她反問:“你知道‘恐怖谷效應’嗎?”
“當然知道。”我說。
信息時代的好處之一就在於,哪怕是像我這種對於相關專業毫無建樹的不三不四之人也有可能在網絡上見過某些聽上去很是高深的理論術語,比如恐怖谷效應、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創傷後應激障礙等等,又比如薛定諤的貓、雙縫干涉實驗、不確定性原理等等民間量子力學專家和中二病患者非常鐘意的名詞。
所謂的恐怖谷效應,就是指當人看到似人非人之物的時候,就感覺毛骨悚然的現象。
這種現象很多時候出現在有着人類外觀的機器人身上。
她繼續問:“那麼,你知道人類爲什麼會有恐怖谷效應嗎?”
“一臺和人很像卻又不完全像的機器人,會讓人本能地懷疑那不是活人,而是屍體?”我說的是關於恐怖谷效應的假說。實際上恐怖谷效應至今沒有統一的解釋,雖說存在諸多有說服力的假說,卻缺少讓所有人都服氣的結論。這種事情在心理學並不罕見,如果說物理學探索的是有形之物,心理學探索的就是無形之物,在這個無形的領域裏,有時候連正確和錯誤的標準也是無形的。
“術士們早已對其得出了結論。不是人類的生物,擁有遠勝於人類的力量,卻故意長着和人類相似的外表——這種事情只有一種理由,那就是爲了捕食人類。”她說,“自遠古時期以來,人類就面臨着似人非人之物的威脅,所以纔會演化出‘恐怖谷效應’這種在正常心理學框架裏至今找不到統一解釋的反射性心理現象。這都是爲了讓人類在遭遇似人非人之物的時候知道要趕緊逃跑。而不知道要趕緊逃跑的人類,他們的遺傳因子最後都沒有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