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秋風颯颯,日暖斜陽,傍晚時分,大宋淮南東路亳州衛真縣(後世鹿邑)的明道宮處正是光影交錯、氣爽溫煦。
非只如此,此時此刻,這座同時具有廟宇、行宮屬性的龐大建築羣內,到處都能見到全副武裝的兵丁與身着朱紫的貴人,眼見着不知道有多少大宋文武大臣正於此處屯駐。而其中,位置最高的後殿小山所在,更是防備嚴密,秩序井然,遠遠望去,竟然能看到有數面三旓龍纛迎風招展。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這玩意叫做金吾纛旓,乃是天子大駕專用,龍纛在此,則意味着趙宋官家也在此處。
如此情形倒也不能說罕見,畢竟嘛,大宋朝的官家們一直有篤信道教的傳統,之前那位大宋官家更是號稱道君皇帝,而此處道祖本庭所在的明道宮也是真宗所建,那麼有大宋官家親身至此來做祭祀,似乎也屬尋常。
不過,和當年真宗皇帝前來此處祭祀道祖後的盛況不同,此時此刻,這座皇家園林中的氣氛卻不免有些凝重和嚴肅……全副武裝的將領、士卒數量未免也太多了些,而素來喜歡舞文弄墨的大宋文臣們也都沒有半點遊興,反而三三兩兩相見小酌之後,憂色難掩。
當然難掩!
且說,自靖康以來,金兵南侵,二聖北狩,各地也叛亂不休,大宋便事實上陷入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亡國之憂絕非妄言。
而更讓人糟心的是,值此危難之際,大宋朝那位剛剛登基才兩個多月的趙官家卻也出了一遭無端禍事——趙氏素來重道,故數日前,這趙官家的儀仗行經此處往南面淮甸預備抗金之時,不免要順道參拜這明道宮的道祖李耳,然而這位年輕的趙官家在參拜完畢後,遊覽這園林景色時居然當着數百文武的面一頭栽入了這明道宮左近的九龍井中,然後昏迷一時!
當然了,只是昏過去而已,趙官家隔了半日便醒了過來,兩位宰執也都探視過了。
可問題在於,年輕體壯,素來能騎半日馬、拉石五弓的趙官家醒來以後,明明行動如常,卻沒有按照原定計劃繼續南下,最近也只是在內侍省大押班康履的陪同下公開露了一面罷了,便再不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