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淮北也喫米嗎?”
趙玖從一處茅草土坯房內走出,手中抱着一個米甕,身後還跟着一個有些緊張的老漢,卻一開口就犯了經驗主義錯誤。“我看這周邊明明皆是麥垛、豆秸,稻杆極少,可爲何少見豆類,面也比米少?”
“回稟……回稟大王。”
老漢哆哆嗦嗦,緊張萬分,而明顯識破了這位什麼大王身份的里正又幹脆只會趴在地上撅屁股,無奈何下,萬事通楊沂中楊祗候只能親自下場了。“黃河以北,皆賴河運,淮南稻米、布匹,皆輸至東京,故黃河以北,大多都能喫上稻米。除此之外,麥不善貯藏,豆料則珍貴,所以淮北人都早早先喫麪做的窩頭,然後賣出豆料,需要儲糧時則以粟米爲遠儲、稻米爲近儲。”
趙玖恍然大悟,結合着之前這大宋一億兩千萬人口的數據,他哪裏還不明白,這是人口到了一定程度後,社會分工細化,繼而使商品經濟發展起來了!
而按照楊沂中的說法,很顯然,淮南的稻米由於產量大,所以很自然的流通和補充到了淮北地區;而豆料此時更像是經濟作物,是用來換錢的;粟米,也就是小米,產量也好、價值也好,甚至口感其實都遠不如稻米、白麪、豆料,但卻因爲極爲耐貯藏的緣由,反而長久的保持着一定的存在價值。
“老丈家中有小米嗎?”一念至此,趙玖直接回頭朝那老者相對。
“沒、沒有!”這老丈已然有兩分老朽糊塗之意,見到幾十個騎兵護衛着的什麼‘大王’後,更是驚駭,以至於連話都說不順當。
所幸這裏是中原腹地,口音對趙玖而言還算是本土,所以交流還算是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