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且說,趙官家與李相公各自收了神通,剩下的事情便自然順暢起來,很快堂上便議定了方略,或者說是通過了李相公的方略:
一則,既然張所來不及去京東兩路了,便只能快馬傳訊,讓宗澤、劉光世小心佈置兩處防務,遠水解不了近渴,只能死馬當活馬醫,放權讓他們自己處置;
二則,雖說金兵遠在六七百里外,且兵鋒對準的是青州、淄州、齊州等地,但如今行在後有金軍,前有賊寇,還是應該即刻轉入州城中以安人心爲好……因北面陳州曾有過一次小叛亂髮生,再加上此時很難說服行在文武向北,西南面又是叛軍重兵雲集,所以即刻議定了去南面偏東的順昌府落腳(後世阜陽,原名潁州);
三則,無論金人是否追來,前方淮西賊丁進都必須即刻、迅速的處置掉……對此,行在定下了一個果決而又大膽的方略,一面派本地出身的官吏去招撫,一面以原定的劉正彥爲將,領三千精兵,外加苗傅、劉晏二人本部合計四千餘兵馬,直接渡過潁水,跟在使者後面向前逼近,一旦招降不成,即刻改爲軍事攻略。
這麼做當然是很大膽的,但不是指丁進那邊,而是說一旦如此的話,行在這裏短期內會有一個空窗期,只有楊沂中領着幾百御前班直進行護衛。
不過,所有人都沒有反對,因爲莫忘了,今日已經是十一月初二了,韓世忠部隊的前鋒絕對已經進入了京東西路的範圍,哪怕行在主動向順昌府(原名潁州、後世阜陽)轉移,早則今日,晚則後日,他必然能趕到行在保護官家與諸文武。
換言之,即便是劉正彥引軍離去,行在也處在兩支最可靠御營部隊的環形護衛下,只是距離稍遠一點罷了。
畢竟嘛,別看李相公一口一個武臣無德,但對於韓世忠還是很信任的……這也是廢話,韓世忠都不可信,眼下這個局勢還能信誰?
當然了,這個方略還有一點點小心思,趙玖不懂,其他人也沒說,那便是既然要入州城,就不好帶太多部隊進去,否則會出亂子的,最好是行在文武先入城中,然後韓世忠引兵到城下環衛。
事情既然議定,以李相公之雷厲風行,便即刻執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