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對而言,蒲盧渾帶領的女真兵也不是真的那麼冒險,他們根本不需要沿着晃晃蕩蕩的浮橋作戰。實際上,在他們奪取了數艘大小船隻後,很快便放棄了浮橋路線,而改成用勾索連接船隻,以密集的船隻本身爲進攻路線……同時這些船隻被金軍奪取過後,又會被後續金軍中的漢軍佔據,成爲弓弩手的駐紮點!
整個過程中,宋軍的舟師宛如撞上了一面漁網的魚蝦,而金軍雖在水上,侵略之速卻猶如野火……趙玖居高臨下,看不清具體細節,卻看得到那些宋軍紛紛跳水棄船逃生,而原本四面亂竄嘗試逃生的舟船卻紛紛如被拍死了的螞蚱一般,又在金軍手中穩定下來。
僅僅是兩刻鐘後,被糾纏住的三艘大船便盡數被俘,少數外圍小船得以脫離,其餘小船則繼續如無頭蒼蠅一般在三艘大船之間、浮橋以西的那個包圍圈一般的位置亂竄亂撞,似乎也難逃厄運。
與此同時,足足還有三分之二力量的宋軍水師,包括就在淮河南半側的那四艘大船、多艘小船,還有在上游候命的預備部隊,此時卻沒有任何上前營救的意思,反而隨着岸上、船上旗幟搖晃不停,選擇了主動掉頭後撤,看樣子是要重新在上游佈陣,以作後續應對。
見此情形,金軍鼓聲大作,金兀朮也愈發得意大笑,而淮河南岸山巒上卻又亂做一團……不知道多少文臣在那裏圍着楊沂中、王淵追問不及,問他們爲什麼水上作戰竟然也不如金軍?不是說金人是遼東韃子,不擅水戰嗎?
甚至還有人一定要二人給個確切答覆,說這浮橋被毀,是不是金軍今日便不好渡河了?
便是趙玖也是瞬間在太師椅上黯然下來。
當然了,這位無論如何見識總是過人的趙官家絕對不至於像身側這些文臣那般無知……實際上,他心裏非常清楚是怎麼回事。
一句話,金軍連戰連勝十幾年,士氣裝備軍威都在巔峯,所以敢戰敢拼敢死;而宋軍連敗連潰數年,士氣已經低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即便是淮南大營裏唯一一支成建制的西軍老卒,在跟着劉光世跑了大半個中國以後,也只敢以舟船對浮橋,面對着可能性的肉搏,也都不敢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