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完顏塞裏首級被傳示京東諸郡,濟州被確切收復,可見此戰訊息真實可靠、戰果卓著明顯,臣先恭喜官家、賀喜官家!”
這日晚間召開的木棚-政事堂會議之上,出乎意料,第一個站出來的,居然是樞相汪伯彥。“若非官家當日定策潁上,立足淮甸,又力排衆議,死守壽州,還於八公山廣發旨意,闡明抗金大義,號召天下人據土抗戰,焉能有此大勝?”
“不錯!”
御營都統制王淵也緊隨其後,自火盆旁閃出。“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韓統制殲敵於厥澗洲,王統制覆敵於硤石谷,張太尉先發制人砲打金兀朮,再加上這次梁山泊大勝,全賴官家籌劃得當、用兵如神。而之前大破金兀朮浮橋於淮上,更是官家親自坐定指揮。古往今來用兵如此者,雖唐宗與本朝藝祖莫過也!官家,大宋中興有望了!”
端坐在御帳前破椅子上的趙玖微微一怔,之前泛起的一絲絲妒忌居然被這兩通馬屁給拍散了不少……當然了,拋開人人愛聽的馬屁不提,也不用最近有些萎縮的小林學士腦補,趙玖自己都知道這二人在幹什麼。
時間久了,趙官家對始終跟在自己身邊的這些子行在文武,多少也有了一些深度認知。比如說汪伯彥、王淵這些人,所謂的投降派、主和派、揚州派,其實只有極少一部分人是由內而外,算是所謂鐵桿的,大部分人被打上這個標籤只是因爲隨波逐流,善於揣摩官家心意而已。
之前的官家趙構一意南逃,畏懼抗戰,這些人爲了緊跟核心,自然要變身主和派、揚州派,乃至於投降派;而如今的官家趙玖咬牙留在了淮甸,抗戰決心已經明白到不能再明白了,這些人自然要抓住時機,轉變立場。
實際上,趙玖前幾日才知道,汪伯彥的兒子在河北時居然也被金人抓走,而彼時金人也曾以此來要挾,他多少也是曾站穩了立場的。
不過回到眼前,汪伯彥和王淵兩個失勢之人如此姿態,自然引起了行在文武們的不屑。
只是汪王二人分工妥當,汪伯彥以行在臣屬第二人,也就是西府相公的身份首先出來討論軍事,殊無問題。而且人家言語中多少還保留了樞相的體面,過分奉承的話全讓王淵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