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提玉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來並不會有什麼機會,然而那時的劉氏正在騙一個懷孕的婢女上吊。原來想的是投井,但是井水還是要喝的呀!於是就廢條白綾吧。按正常預定,這時候已經結束了。可是婢女太輕了,怎麼都不斷氣。劉氏就帶着小妾和其他婢女們幫她一把,孟德就沒人看了。正好路過的伯業用一把裁紙刀就騙走了正捉麻雀玩的孟德。此後,劉氏再也不說伯業大早上讀書擾民了。
每天早上,劉氏都會親自路過一下伯業讀書的那個迴廊,並親切地噓寒問暖,甚至還誇伯業的聲音好聽。袁孟德師從世兄伯業,從“關關雎鳩”讀到“魯難未已”,又從“河圖不出”讀到“元亨利貞”。二十二歲的袁孟德唱着漢高祖的《大風歌》正巧被微服私訪的天子聽到,他被推舉爲五經博士進入太學專教他沒傳到的《大戴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當時有學生舉報他不好好講《大戴禮》,他居然他還講《毛詩》和《論語》。於是,孟德退官還鄉。還鄉途中,孟德閒得無聊就吟誦了一下司馬相如的《長門賦》,被掃墓歸來的御史中丞聽到以後上報朝廷。天子似乎想多了什麼,重新徵召孟德當尚書令。
那時後,正是多事之秋,匈奴的軍隊想要過黃河。孟德一介儒生,投死爲國,主動請命去討賊。朝廷給了他光祿勳的待遇,拜他爲大將軍,給了他三千人的軍隊,即刻出發。秋風蕭瑟,鴻雁飛過塞外。古時候有一位王昭君出塞,換取了和平,以後將會有一位蔡文姬歸漢,真正得到和平。現在,有一位袁孟德頭戴儒巾,身着禮服,佩帶玉器,手執香草。他獨自一人立在城頭,唱着漢武帝的《秋風辭》。埋伏在城下的軍隊萬箭齊發,嚇退了匈奴人。
回到朝廷的孟德當了太師。然而第二年就因爲天不下雨被罷免了。孟德看慣了宦海沉浮,決心乞骸骨歸故鄉,再也不理會朝廷十幾道重新召他回去當太傅的召令,直接回家種地去了。那時,他三十歲,正到了娶妻的年齡。
伯業和孟德情深意篤,不忍心讓孟德捲入無謂的宗族爭端,於是主動讓位給孟德,留書出走。孟德想要去找回伯業長兄,然而當時正好父親死了,只能暫且接下族長的位子,先爲父親發喪。母親劉氏開開心心地拿起小刀,打算把小妾們處理掉。孟德阻止了這種行爲。後來,孟德的嫡配就是母親劉氏,小妾們生了很多孩子。劉氏再也不嫉妒了,依然當着當家主母,人們對她的評價是“賢妻良母”。
再後來,漢朝亡了,袁孟德有了三十多個孩子,沒一個讀書也沒一個做官。他留下的家訓是“吾家,軒轅黃帝之苗裔也。後世子孫,不許讀書!有違此言,神明不佑!
111袁孟德女文姬
匈奴公主蔡,諱琰,字昭姬。母陳國夫人,故中郎邕之妻也。先是時,邕以罪誅。以夫人及公主託之於友生袁孟德。遂姓袁氏。姬雖年幼,知其父邕也,嘗記邕文章,終日誦之。孟德聞之,亦流淚。愛勝己女,敬若其父。建安中,匈奴來朝,使者見昭姬,甚異之。以金幣十萬爲單于求之。孟德怒,揖而送之。使者固執不肯去,遂見殺。單于聞之,親起兵十萬,揚言曰“飲馬黃河”。孟德親據之於河。河水湯湯,鴻雁哀鳴。羌笛楚歌聞之不絕,箭羽累石燦若星漢。壯士不歸,將軍留骨,雞鳴斷絕,晨炊漸少,民有菜色,相枕而死。姬居深閨,聞哀聲,知爲己也,遂白孟德曰“將軍,表率也。君,我父也。阿翁志在社稷,毋爲一女致家禍也。請以妾身嫁匈奴。”孟德不許,姬數請之,遂上報朝廷。天子以姬爲己女,命爲匈奴公主,許嫁匈奴王,一如明妃昭君故事。孟德哀憐之,爲賦數萬言,姬歌以和之。其聲哀婉悲愴,天子沾纓,織女投機。及匈奴王死,姬上書求歸,朝廷不許。時漢室傾覆,宗廟燔喪孟德歸田隱居,偶得一雁,腹中有尺素。取而熟視之,有詩二首,乃昭姬手跡。讀之,其辭悲切,其志憤然。孟德爲之哀傷,泣下沾裳。乃集家財十萬金,親往贖之。姬遂改昭爲文,名之文姬,姓蔡氏。孟德爲招世家子爲婿,告宗廟,歸宗蔡氏,是爲蔡文姬。
12蜀帝讓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