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涇原諸州原本有大量的吐蕃部落,唐末時還趁着涇原軍東出戰黃巢的機會,一度襲占城池。但現在麼,也被收拾的只剩下大貓小貓兩三隻,不成氣候了。
東使城是唐末時就建立起來的牧場,利用涇、原、會三州的丘陵草場培育馬匹,目前大概有十餘萬匹的樣子。天都山草木茂盛,是其核心養馬地。
會寧關大庫則是河隴一帶規模最大的倉庫了,原屬司農寺,後隸戶部,現歸稅務監。
當初修這座倉城,主要目的就是爲了儲存來自隴右、河西二道的稅款、稅糧。
會寧關也是黃河上游水運最重要的節點之一,或者說起始點。再往上,就十分危險了,只能用羊皮筏子、木排運輸。
朝廷在此設船坊,利用大雪山(哈思山)豐富、優質的木材資源,建造內河船隻,溝通關北、河東,也是應有之意。
聽到這些熟悉的地名,邵樹德不由地想起了當年電掃隴右時的崢嶸歲月。
在很多人都勸他南下關中時,他揮師西進,收復了河隴失地,獲得了巨大的威望——在那個時候南下關中,軍事上可行,政治上不大可行,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事後證明,一盤散沙的吐蕃早就無力佔住這些地盤。攻取河隴之後,邵樹德建立的朔方軍政權,已是史上西夏全盛時期的狀態,在天下爭霸的局勢中,佔據了先手。
“一眨眼四十年了啊。收復蘭州時的細節,朕都記不大清了。”邵樹德嘆道:“唯想起田星中箭,力戰不退,不欲爲吐蕃知曉大將受傷,損我士氣。又有楊亮勇戰克敵,身先士卒,殺得吐蕃狼狽敗逃。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