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豆渣餅
胖綿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已經是兩個孩子老爸的李青峯忽然覺得自己的育兒經驗還是很欠缺。 因爲女兒不舒服,他今晚就沒進山,而是抱着女兒在院子裏散步,順便掏出手機查看資料。 但是,對照手機上的資料後,還是沒辦法找到子瑜不開心的根源。 手機上說孩子可能是肚子脹氣了。 然後,他給孩子的肚子輕輕按揉了一番,但孩子還是沒有其他變化,還是哼唧。 手機上又說孩子可能是有點低燒。 於是,又給孩子夾了體溫計。 第一次體溫正常,怕體溫計沒夾好,又重新夾一次。 第二次體溫還是正常! 李青峯這就有些搞不懂了。 女兒究竟怎麼回事? 沒辦法,搞不懂就只能抱着她,輕輕的晃盪着她,讓她緩緩睡過去。 睡着後,眉頭還是略微有些皺。 李青峯嘆了一口氣,在牀鋪中間躺下。 女兒睡着了,兒子也睡着了。 他這纔有空閒回想今晚在四叔家發生的不愉快的爭吵。 仔細回想起來,才發現自己當時說的話很傷人。 想必,四叔心裏一定很難受吧。 四叔雖然不是自己的親爹,但是對他們哥倆跟親爹沒什麼區別。 尤其是小時候。 那時候家裏全靠老爸一個人做事養活他們哥倆,四叔看不下去,經常會來幫忙,或者接濟一些糧食物品什麼的。 而且,四叔對李青河還有救命之恩。 當初如果不是四叔揹着大哥去醫院,真不知道結果會怎樣。 在那個時候,如果大哥真出了什麼事,估計老爸會頂不住。 估計原本好好的一個家會轟然倒塌。 表面上看四叔只是救了大哥的命,可實際上,他救了一整個家啊! 這樣的四叔,雖然貧窮落魄,雖然有些懶惰,可已經比很多人好太多了。 他至少不像歐春貴那樣偷雞摸狗,也不像賴翠鳳那樣滿嘴胡言,更不像盤正民那樣心狠手辣。 這樣的四叔,明明就很可愛啊,我怎麼能對他說那樣的話? 一想到自己說的那些話,李青峯就羞愧不已,自責不已。 明天得去跟四叔道個歉! 打定主意後,立馬翻身坐起,從儲物捅裏拿出一些黃豆跟大米放入水中浸泡。 明天磨了豆漿帶去給四叔嘗一嘗,順便道歉。 第二天早上,李青峯起了個大早。 五點的山林還沒有半點亮光,連太陽能燈都耗盡了最後一絲電力。 直到竈臺裏的木柴被點亮,火光跳躍,周圍的一切才若隱若現的呈現出來。 昏暗的羣山無比安靜,除了嘩嘩的水聲就只剩下風聲以及火苗劈里啪啦的聲響。 嬰孩輕微的哼唧聲斷斷續續,在這曙光前的黑暗裏顯得格外明顯。 李青峯組裝好石磨後,先用開水燙澆一遍,然後才把昨夜泡好的黃豆一點一點塞入石洞,緩慢而勻速的轉動起來。 石頭層層不見山,短短路程走不完。 雷聲隆隆不下雨,大雪紛飛不覺寒。 這說的就是石磨。 石磨是農村幾千年來常用的糧食加工工具。 從古代流傳下來已經幾千年,融入了一代代工匠們的智慧,且仍在不斷持續改進。 石磨分爲上下兩個部分,上面的部分叫磨扇,下面的部分叫磨盤。 兩扇磨扇中間專門鑿有一些凸凹的斜線紋理。 紋理是以磨軸爲中心向四周散開。 下磨扇是固定在磨盤上的,上扇中間有一個相應的套子,兩扇相合以後,上扇套子可以繞軸轉動。 兩扇相對的一面,鏤刻着許多紋理。紋理溝也是一片密密匝匝的空膛,叫磨膛。 膛的外周製成一起一伏的磨齒。 上扇有兩個磨眼,磨面的時候,糧食通過磨眼均勻地分佈在四周,被磨成粉末或者漿沫從夾縫中流到磨盤上。 此時李青峯磨的是加水的黃豆,那豆漿沫就會一點一點的彙集到磨盤上,然後流動到下邊裝豆漿沫的桶裏。 這磨豆漿跟磨乾麪不同。 磨豆漿不僅需要把黃豆浸泡一個晚上,而且磨的時候,還得加水。 豆跟水的比例一般在1:5左右。 而且還要一點點放,不能一次性放太多,不然會導致磨扇磨不動,或者磨出來的豆漿不夠細膩。 因此,李青峯的大力氣在這項工作上雖然討得到便宜,但卻不多。 他得控制力道,緩慢而勻速的轉動磨扇,不能操之過急。 等把豆漿全部磨好之後,還得過濾一下。 過濾物分爲兩個部分,一部分潔白且流動性增高的液體就是豆漿。 另一部分被包在紗布裏的固體就是豆渣。 李青峯趁着孩子還沒睡醒,就把豆漿放到鍋裏慢慢熬煮。 同時,又把豆渣放入盆裏,打入幾個雞蛋,再加一點葛根粉、鹽巴、食用油等等。 攪拌均勻後,用手抓成圓球狀,放入燒熱刷好油的鐵鍋裏,再用鍋鏟一壓,就成了圓餅。 這豆渣圓餅煎至兩邊焦黃便可撈出。 因爲今天是第一次做豆漿,量不大,豆渣也不多,總共就煎了十來個豆渣餅。 香噴噴的味道好像一連串的螞蟻,悄無聲息的爬入了子衡的鼻子中。 他猛地睜開眼睛,坐起身,大叫:“爸爸,好香啊。” 一旁哼唧了一晚上沒怎麼睡好,到了快天亮時才沉沉睡去的子瑜,在哥哥的這一聲驚呼中,渾身一震,哇的一聲哭了起來。:帶娃回村後成了大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