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一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經過三兄弟與張新泉經理的反覆分析、研究、推敲,決定在益民製藥廠區內清理出可以新建一棟3200平米無菌的藥品生產車間,層高4.8米,3層結構;新建一棟2800平米的藥品原材料烘乾、碾磨、泡製、提煉等中草藥預處理綜合車間,上、下兩層,層高4.8米;建一棟1500平米的綜合辦公樓,用於辦公、檔案、化驗、檢測等,高度4層,層高3.8米;建1000平米的職工食堂、浴室、職工活動中心的綜合樓,樓下食堂、浴室,樓上爲職工活動中心和大會堂。
張澤要求張新泉經理,聯繫東江建築設計院一週內拿出這幾棟樓的規劃設計圖紙,同時聯繫確定工程建設施工單位,提前進場,首先要進行舊建築拆除,力爭4個月完成益民製藥廠的基建工程。
當晚,張澤將收購東江市益民製藥廠一事向全家人彙報,同時把自己的打算,仔細說給爸爸、媽媽和外公、外婆聽,生產新型中成藥。張有爲擔心戰線太長,顧不過來,張澤就把張老師的兒子李昱擡出來,根據張澤對李昱的考察,認爲李昱能當此大任。
外公聽說專門生產華夏國傳統的新型中成藥品,華夏人口衆多,藥品消費量大,隨着改革開放的春風,以及藥品的進一步放開,前景看好,王老先生認爲這步棋走對了。
張澤關照二伯張有富在東江市內招聘3位保安,1名食堂大廚,解決30幾人中午飯問題;張澤反覆查看益民製藥廠曾經的中成藥產品,發現感康片劑以及感冒沖劑,曾經生產過一段時間,打算就從這裏入手,這樣藥品批准文號不變,不需要再辦理審批手續,但張澤通過宇宙科技系統手機網上平臺,片劑改成膠囊,包裝也同步改變,而藥效提高很多;第二天就和李昱討論,徵求意見,同時設計包裝盒。
李昱說:要生產感康膠囊,原來製藥廠設備躡不上,張澤說:“設備的事好辦,我們立即進口全自動生產設備。”
僅僅兩天,張澤就帶領一個大型集裝箱開進益民製藥廠,一共是二臺全自動膠囊生產包裝一體機、二臺感冒沖劑生產包裝一體機,以及檢測、化驗設備,當然由機器人負責搬運、安裝。李昱以及留下來的員工都覺得這樣的操作和速度不可思議,而且進口製藥設備都是世界上一流產品。
在李昱副總經理的帶領下,跟機器人學習自動製藥系統的操作流程,李昱將每臺製藥設備安排3個人;安排12人負責藥材的烘乾、碾磨、提純、對藥材初加工;建立藥品檢測、化驗,以確保藥品質量;安排2人分別管理原材料倉庫、成品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