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一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天是公曆7月15號,農曆六月十二,恰逢東江市臨江鎮趕集的日子,華夏國江南省東江市臨江鎮當地,千年以來約定俗成,就是每逢農曆十二和農曆二十八是趕集的日子,這一天城鄉居民都會將自家富餘的物資,拿到集市上賣掉,換回自家需要的物品,比如油、鹽、醬、醋、糖等生活必需品,多少年來的農村人,就是靠這種原始的易貨方法,同時也能取得爲數不多的現金錢款。
臨江鎮每逢趕集就像過大年一樣,十里八鄉的人羣湧向臨江鎮農貿市場,所以這一天臨江鎮熱鬧非凡、人山人海。這一次趕集對張澤家也是意義重大,第一天晚飯後就商定,明天趕集要辦幾件事:首先要在趕集時捉一隻小豬仔,捉幾隻小雞,按現行的政策規定,每家可以飼養兩頭豬,每人可以飼養一隻雞,實際上這些政策在東江執行起來並不嚴格,村幹部也是體恤民情,都是睜隻眼閉隻眼,畢竟農村人主要的資金來源就靠家庭副業;還相應需要買一些豬和雞飼料,同時讓三兄弟見見世面,增加閱歷,希望三兄弟能親身體驗農村人生活的艱辛,進而儘快地成長起來。
兄弟三人心中都有些莫明的激動,因爲明天全家人都去趕集,兄弟三人的記憶中,是平身第一次全家去趕集,也是開天闢地第一回。
現在的農村人家,沒有後世的空調,就連電風扇也沒有,完全依靠自然風調節溫度,最熱的時候就只在外面打地鋪;好在現在居住的房屋,均由土牆、厚厚的草頂結構建成,保溫效果良好,冬瞹夏涼,不過如此條件拿到未來世界,真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因爲明天要早起,所以今天大家早早就睡了,兄弟三人睡一個屋,兩張大牀,老大一個人睡,老二和老三兩人睡一個牀,因爲牀足夠大,再就是習慣成自然,這樣的組合,已延續多年,再說兄弟情深,互相謙讓、互相照顧,到也相安無事並樂在其中。
實事求是地說現在的氣溫比未來世界要低多了,最高氣溫就是35度左右,也很少出現,一般最高都是32度左右,東江有家近百年的紡織廠就規定,環境溫度達到36度就停產放假。到了後世,環境溫度遂年升高,最高超40度左右,38、39度是家常便飯、司空見慣。再說現世茅屋土坯房有結構優勢,另一方面現世人們對生活的要求也很低,所以雖然沒有現代化的家電,生活倒也安逸自在。
夏天破曉比較早,5點不到天就大亮了,三兄弟幾乎同時醒來,馬上起牀開始洗刷,緊接着就是早餐,大米粥和粗糧餅子都是昨晚上準備好的,所以大家動作很快,喫完飯就上路,路也不算太遠,步行大約20分鐘就到,就是地處臨江鎮的東側,老三張沙興奮地說:“我們路不遠,別人不會這麼早吧。”
父親張有爲振振有詞的接過話頭說:“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媽媽王桂花也說:“不管你多早,總有人比你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