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一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東江日報在8月5日的顯着位置發表了東江市舉辦的15週歲以下的少年書法比賽的盛況,並發表熱情洋溢評論文章,同時刊登了獲得冠軍書法作品的大幅照片,一時引起不小轟動,東江市日報記者也來上門採訪,大閘公社負責宣傳工作的領導也來湊熱鬧,刷存在感,並以公社的名義表示祝賀,還送來100元華夏幣的鼓勵紅包,真是花花轎子衆人抬。
農村大多數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歡八卦,尤其是農村婦女,對於八卦更是津津樂道,不厭其煩,一時之間張澤獲獎的消息,在她們的推波助瀾下,傳得拂拂揚揚,家喻戶曉,大家口口相傳,成爲大家茶餘飯後必談題材,左鄰右舍都說張有爲家教好,風水也好,教子有方。
這時老宅方面不改一向作風,張澤奶奶說:這小混子時來運轉,尾巴要翹上天了,一定是三分鐘熱度,就象兔子的尾巴,長不到那裏去。
一時間張家在大閘大隊名聲大盛,村民紛紛向王桂花討教教育經驗,王桂花無奈地說:“說了你們別不信,我家三兄弟都是自主發揮,自覺學習,放任自流,我們作爲父、母從來都沒有硬性要求。”
確實張有爲、王桂花夫妻的家庭教育與衆不同,可以說特立獨行,一般的農村人家打罵小孩是家常便飯,簡單粗暴,更有甚者每天不來個三歺打五歺罵不得到晚;他們夫妻從小注重培養三兄弟做人的道理,快馬何用響鞭、響鼓無需重錘,事實證明他們的教育方法行之有效。
在華夏廣大農村,攀比之風盛行,自從張澤獲獎,張家三兄弟成了同村、左鄰右舍學習的標杆,動不動就拿自已的孩子與三兄弟比較。
漸漸地三兄弟聲名日升,初露鋒芒。比賽獲獎的消息進一步發酵,這一天首先是臨江中學張澤的副班主任張老師請王小路捎話,請張澤擠時間下午去一趟學校,下午兩點,一向唯命是從的張澤依約來到臨江中學,找到張老師。
張澤恭敬的說:“張老師好!你找我?”
張老師面目慈祥,微笑的說:“是的,小張,打擾你啦!是這樣:學校想請你爲學校活動中心寫兩幅大字,你看如何?”
張澤二話不說,想都沒想就表明態度:“只要學校老師、領導不怕字體不好看就行,隨時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