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一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日月如梭,歲月蹉跎,時光荏苒,從1967年到現在5年時間過去,不知不覺來到1972年,現在的書法服務站並沒有太大的飛躍發展,用張澤的話說:華夏經濟迅猛發展的時機還沒有到來,5年來書法服務站的經營狀況是穩中有升;張澤不管社會上對電腦的需求量多大,每年只對外銷售200到300臺,只舉辦二到三次電腦操作培訓班,就這一項張澤的資金積累已超千萬;每年舉辦二期青少年書法培訓班,來擴大書法服務站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書法服務站營收方面,除了打字、打印營業收入增幅不大,其它項目還是生意興隆;爲配套電腦銷售還成立了電腦售後服務部,維修電腦和出售紙、墨盒、打印機耗材等商品。總的來說東江書法服務站5年來基本保持欣欣向榮、穩步發展的局面。
書法服務站在張澤共同富裕政策指導下,每個人都富得流油,張有爲、王桂花夫婦掙的錢根本花不了,加上張淦、張沙的工資,全家都在城裏住,所有都是單位開支,張澤每月轉賬2000元到媽媽的賬戶,累積下來,王桂花的家庭賬戶餘額,達到驚人的13萬元華夏幣,大哥張淦已經積累了近2萬元,就連老三張沙也有超萬元。
張澤一直沒有告訴媽媽以及大哥、小弟,自己有了多少錢,但是張澤向全家人保證,不管今後成就有多大,都是三兄弟的共同財產。張有爲、王桂花夫婦聽了很欣慰,其實他們夫婦性格相近,心胸開闊、豁達,從不糾纏家庭瑣事,對三兄弟的事業和發展,從不設條條框框,任其自由發揮,他們信奉的是: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莫將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張澤信守承諾,在前二年就給大哥張淦、小弟張沙、堂姐張秀麗各買了一塊進口手錶,張秀娟看了羨慕不已,張澤一不做二不休也給張秀娟來了一塊手錶,堂哥張傑早就有手錶了,這樣堂兄妹皆大歡喜。
幾年下來二伯母李玉芬,她的存摺上有了近2萬元,張秀麗個人過萬元、張傑也超過8000元,就連張秀娟也有近6000元存款,現如今張有富家早已脫離苦海,搖身一變已是富甲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