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永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點,還有一個工程上的難點,因爲原子彈的爆炸力實在太強了,瞬間就能破壞整個裝置,這就要求氫彈點燃氦-3的時間必須非常非常短。
說的簡單點,原子彈點燃氫彈,氫彈點燃氦-3,設計非常好,但實踐起來卻異常困難,往往還沒等到氫彈點燃氦-3,整個氦-3層就被原子彈一齊炸飛了。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部分氦-3被點燃,但這樣的結果對衆人來說依舊是失敗的。
爲了解決這一點,丁一東教授進行了精細的計算,核彈內部簡單地說是三環結構,事實上非常複雜,目的就是爲了讓氦-3層能被最快速地點燃。並且,氘氚層的厚度必須控制在一個適宜的範圍內,使得氘氚層與氦3層要在爆炸的第一時間內接觸。
他們設計了一種只有20納米厚的鐵片紙,用來隔絕氘氚層與氦-3層,只要原子彈爆炸後,這層鐵片紙受到力的作用被捅破,氦-3就能迅速進入氘氚層,從而被點燃。當然了,這裏面肯定有着防震動的設計,鐵片紙不會因爲普通的震動而破掉。
但是這樣一來,工程上的難度就非常大了,第一,氘氚層的質量要嚴格控制,最好能達到微克等級,第二,在製作過程中氦-3層的壓力要稍稍比氘氚層大那麼一點,又不能太大,否則鐵片紙一旦破掉,所有東西都會混在一起,導致實驗失敗。
所以,丁一東教授的心裏是非常緊張的,機會只有一次,失敗了就再也沒有。他想上去幫忙,但他也知道,自己上去了肯定是幫倒忙,只能眼巴巴地在後邊乾等着。
其他幾人也一樣,他們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最後一步,卻只能幹看着。同樣的機器,不同的人來做,最後的結果肯定也是不一樣的,就像同一個工廠,不同班次的工人做出的產品,成品率各不相同,肯定有好的有差的。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他們只能無條件相信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