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吞史萊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竹村的主要收入來自於製作碎金絲。
村子後山有一大片金竹林,但每個月碎金絲出產有限,主要是因爲它的製作過程非常繁瑣。
碎金竹是青綠色的,表皮上有着點點金斑,越是老竹,上面的金斑就越大。用來製作碎金絲的,最好是三年以上的老竹,新竹的雜質太多,不僅容易斷,各方面的效果都不如老竹子。
不過即使是老竹,也需要設法去除竹絲裏的雜質。
村後有一片硝黃礦,顏色比普通的土塊略深,質地更細密。村民們要用硝黃礦對竹絲進行打磨,磨到竹絲裏的青綠色淡到幾乎看不見,竹絲變成淡黃色爲止。
這樣還沒完,淡黃色的竹絲需要浸泡在硝黃水裏,泡上三天三夜。那時候,竹絲的淡黃色會變成更深的金黃,直到這時候,一根碎金絲纔算真正地完成。
硝黃顆粒不溶於水,放一會兒就會沉積到水底,所以硝黃水需要不停地攪拌,讓水和硝黃顆粒充分混合。處理完畢的碎金絲柔韌無比,不管怎麼彎折也不會斷開。編織而成絲面利刃難進,水火不侵,常常用來做機關的外殼。
全面瞭解了碎金絲的製作過程之後,常鳴感嘆,果然不管什麼飯都不是那麼好喫的。這麼複雜的處理過程,最後一根碎金絲居然只能賣上十八個銅子……這樣一想,他就覺得,自己的這五十銀幣,來得實在太簡單了。要知道,一銀幣等於一千銅子,五十銀幣,就相當於兩千七百多根成品碎金絲!
碎金絲製作雖然複雜,但大部分都是水磨活兒。它真正的難點是第一步——從竹杆上片下竹絲。
連家收取的碎金絲每根的長度都要在一米以上。一米內的竹絲是廢品,他們不收的。而且這一米長的竹絲還要求粗細均勻、薄如紙片,對手藝要求非常高。村裏每家每戶都做碎金絲,但是能夠成功片出合格的好竹絲的,不過十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