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失敗的科學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沒有可以固守的堡壘陣地,德軍多倍兵力優勢下,
甚至是在烏克蘭大平原這個十分適合德軍裝甲集羣發揮的地形下,
更甚是當前反坦克第一旅由於是拉練結束直接參戰,各類炮彈物資並不是完全充足,只能在很短時間內爆發最大力量的限制下。
如此艱難條件,反坦克第一旅旅長莫斯卡連科成功爲自己的部隊創造出一個突圍的窗口,已經可以稱爲世之名將了。
但是再厲害的將軍,在面對敵軍多倍兵力優勢包圍,選擇突圍時,也必須面臨一個艱難的決定,那就是必然需要一支斷後部隊來爭取時間。
而這支部隊的結局也是不言自明的,古所謂慈不掌兵,一大原因就來自於此。
儘管作爲蘇聯軍事理論教育下,應該習慣於放棄小部隊去爲大部隊爭取機會的軍官,甚至是樂於放棄小部隊去爲大部隊爭取機會的高級軍官。
當莫斯卡連科選擇棄子時,也陷入了自責與兩難等複雜情緒糾結的旋渦中。
選擇那些已經捨命掩護自己的獨立步兵營嗎?
且不說他們的實力已經不足以在德軍裝甲師面前堅持多久,在創造突圍窗口時已經用這些士兵的生命,爲自己又鋪了一次路的,莫斯科連科很難做出這樣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