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消息傳至臨安,大宋朝中文臣武將無不歡欣鼓舞,拍手稱快,認爲北燕雖未國滅,卻是氣數已盡,靖康之仇得報指日可待。
裴昀亦百感交集,然而在那一道又一道蒙燕戰報中,她卻注意到了一條不起眼的消息:
燕京城破之時,顏泰臨長子薊王顏玦下落無蹤,生死不明。
第114章第八章
裴昀素來不喜謝岑,卻也從來不否認他的深謀遠慮,智謀判斷,大江南北的局勢果然被他言中。自蒙兀起兵攻燕,臨安朝堂之上對於是否乘勢北伐的爭論便未曾斷過。
韓黨覆滅後,未免權臣獨大,重蹈覆轍,朝中設左、右丞相,二臣並立,相互掣肘。左相高壽朋,雖爲當年韓齋溪一手提拔,卻是難得的能臣賢士,於趙韌繼位後整頓邊防財政出力不少。他乃是朝中主和派之首,其言蒙兀漸興,勢不可擋,其勢足以亡燕,如若北燕滅亡,蒙兀必定會成爲大宋勁敵,古人云脣亡齒寒,昔日北燕乃大宋之仇,今日卻是大宋之蔽,不如馳援北燕,與之財帛軍糧,以燕爲屏障,禦敵於國門之外。以此拖延時機,強壯兵馬,以備日後與蒙兀兵戎相見。
右相鄧明德乃是當年東宮潛邸舊臣,與謝岑同爲主戰一派,堅決反對高壽朋之議,主張北燕與大宋有不共戴天之仇,妄圖以北燕爲蔽極不可取,兩國深仇累怨,北燕豈會甘心做大宋屏障?應趁北燕遭蒙兀進攻之際,停納歲幣,出兵北上收復失地。一來可血靖康之恥,以報父君之仇;二來可振奮軍民戰心,一洗前次北伐失利之辱;三來也可佔盡兩淮之地,以免蒙兀吞併北燕,其勢更強。
兩派各執一詞,脣槍舌戰,每日在垂拱殿吵得不亦樂乎,互指對方是叛臣賊子其心可誅,而龍椅之上的趙韌始終居中調停,從頭到尾不置一詞。
便在朝堂一片七吵八嚷烏煙瘴氣之時,裴昀親自上門拜訪了禮部侍郎陳修遠。
年初顏泰臨登基,陳修遠被任命爲賀登位國信使,再次出使北燕,不成想遇蒙兀圍攻燕京,迫不得已滯留數月,一路歷經坎坷,前不久才得以返回臨安。“下官拜見侯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