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問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於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廢棄物”,許秀芳有着自己的打算。
她決定積累到一定的數量後,親自拉着它們前往城中的鋼鐵廠,相信在那裏,這些廢鐵同樣能兌換成實實在在的銀兩,爲她的小小事業添磚加瓦。
爲了啓動這項被她稱爲“破銅爛鐵回收計劃”的項目,許秀芳慷慨地先行爲李桂芳墊付了一百元資金。
而僅僅過了兩天,她們的總支出控制在了四十元之內,精打細算的經營策略初顯成效。
李桂芳對此毫無察覺,還以爲許秀芳只是按照廢品的價格收購,因而總是在交易時一個勁地壓低價格,試圖從每一件舊物中榨取出最後一點價值。
面對那些試圖討價還價的顧客,許秀芳和李桂芳有時還會默契配合,假裝因爭執而失手弄壞了那些待售的物件,以此作爲無法降價的“證據”。
如果讓李桂芳知道,那些看似在爭吵中意外損壞的電器,實際上是許秀芳鑑定後確認無法修復的“犧牲品”,她或許會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在許秀芳的心中,一臺全新的電視機在市面上至少要三百元起步,儘管對於村莊裏的大多數家庭來說,擁有一臺電視機已是奢侈品,但在那些經濟較爲寬裕的城市雙職工家庭中,通過節儉持家,這樣的消費並非遙不可及。
尤其是在1985年這個時間節點,身處江南富饒的長三角地區,工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家庭收入水平普遍提升,對於品質生活的追求日益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