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作爲把腦中流淌的鏡頭鎖在紙面上的人,他當然清楚,劇本是用畫面講故事。每一抹陰影每一道光,都要講的明明白白,但角色到底在想什麼,一個字都不會出現。編劇想表達一頭形象怪異長脖子的大象,導演看到的可能是長頸鹿,演員可能覺得是那是一座山。這些理解都不能說是錯的,但不同人對角色理解相距太遠,作品難免出現割裂感。
所以他選人的時候,幾乎不太考慮人氣、數據或者票房號召力。最難能可貴的,莫過於主創人員步調一致。
顧春來只看了幾場自己的戲份,就對人物的性格、甚至人物後面的行爲有了大體認知。而且他的猜測,與劇組主創不謀而合。
肖若飛知道有人對他的堅持頗有微詞,也知道選顧春來演這個角色有多冒險,但做出決定的那一刻起他就篤定自己是對的,誰都不能說服他改變主意,顧春來本人都不行。
他要顧春來,不是顧春來就不行。他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肖若飛環顧全場,看到主創人員的表情,便明白,顧春來的一段話,換回一顆定心丸。
這就夠了。
肖若飛莫名想起一句話。
之前肖燦星問他,拋開兩個人的過去不談,單就顧春來本人來說,到底適不適合這個角色。如果不合適,就此作罷。如果適合,公司會盡全力邀請對方來參演。
肖若飛不假思索,答案脫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