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耳朵不太好用,他就得準備得再細緻些,查漏補缺,天衣無縫,以確保最終獲得半數以上的股東通過。不管是來年的發展方向,還是瘋狂的新計劃,讓與會者一點毛病都挑不到,一個問題都問不出,才能讓人信服。
醫生說他的耳鳴並非生理病變,而是壓力太大引起的焦慮,雖然不常見,但確實可能發生。
想想也是,從《說學逗唱》的換角風波起,劇組大事不多,小事不斷,中間白雁南再來搗個亂,戴江撤了資,來來回回,都是肖若飛遇到過的,但這次湊到一起,加上和顧春來偶爾來個小摩擦,一根根稻草,似乎壓彎了駱駝的腿。
即便如此,肖若飛明白,自己還不能停下,不能休息。
上學時他一直說,中國電影最終的道路是工業化,這不是磨滅藝術創作,而是讓創作變得更容易,這就需要每個環節分工明確,流程標準,剩下的就是大量內容的支撐。這些年肖若飛之所以要籤各個部門的新人,就是爲了在公司內部推行流程標準化,以達到最大產出。
所幸經過這些年的努力,計劃初見成效,但時間久了,肖若飛仍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
每個人的創作力都是有限的,他的團隊也一樣,遠遠不能滿足每年公司的製作需求。肖若飛曾與許多同行交流過,發現大家的困惑都相同,在成千上萬的劇本中選出有拍攝價值的,如大海撈針。世間有那麼多好故事,被發現的渠道又太少,雖然面向新人的機會越來越多,最終得以出頭的只是鳳毛麟角。
就在這時,肖若飛想了個大膽的計劃。
大洋彼岸,有個類似於“劇本數據庫”的網站。簡單來說,編劇會員可以自行上傳劇本,經過專業人士品讀後,若能得到一定數量的推薦,最後會進入年終名單,供製作人會員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