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官家趙佶聽得甚是津津有味,主要還是高璋通篇沒有任何的廢話。
他甚至還列出了一張表攤開在官家趙佶跟前,詳細地介紹了各部門之間的極限拉扯所產生的各自問題。
“例如我大宋軍伍中的制式手刀,朝廷採辦到手,總成本兩貫又三百五十錢……”
在這個時代,兩貫錢能獲絲絹一匹,而一柄手刀的售價,也差不多就是這個價。
但問題要考慮到,朝廷製造,那麼多個部門朝裏邊伸手,成本不漲點,大家怎麼有錢可賺。
通過反覆收集得到的資料顯示,一柄手刀的鍛造成本,約在一貫三左右。
這可是高璋花費了無數心血,甚至還動用了勾欄這樣的情報大戶匯總之後得到的平均數據。
結合市面上的手刀行價兩貫到兩貫五百文之間,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情況下。
自己如果搞直營店,就可以賺到差不多一貫,如果量大的話,那麼成本自然還能下降。
但是哪怕是一萬五千柄,那成本至少也需要一貫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