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阿德站在大門前,硃砂大門依舊,只是上面的匾額換成了“雀園”,此刻人潮湧動,還有人在賣票。“這是怎麼回事!”阿德站在門口渾身發抖。一個家丁正在高喊:“排好隊,每個人限停留一個時辰,每一批限五十人,有礙觀瞻者禁入……咦?少爺?少爺回來了!少爺回來了!”一大羣老傭人蜂擁而出,才讓阿德鬆了口氣。
“少爺!你怎麼受傷了?好長的傷痕啊!”“少爺,又帶了新少夫人,真行!”在七嘴八舌的問候中,阿德好不容易理出一點頭緒:“好了!誰能告訴我這是怎麼回事?”
“阿德!”李鶯和春梅在**的帶領下跑了過來……
在春梅的小房間裏,青梅竹馬的戀人互訴衷腸,分享着四年來的經歷。自從阿德走後,被他恐嚇的雲雀真的來“放豬”,而且很快發現這種生活十分愜意,結果半年後全城的雲雀都按時來喫飯,李家的整個花園變成了雲雀的樂園,只要有樹枝就有雀巢,成了杭州一景。春梅也成了全城聞名的美女偶像,經常有富家公子藉着看雲雀來大流口水,讓全家人感到很煩。當**帶回息坦的時候,李鶯不肯讓春梅受委屈,就宣稱她和阿德早已定親,只差拜堂,必須是大少夫人,這一來上門的公子突然少了,小姐們卻絡繹不絕,有的人想知道阿德的消息,有的人被鳥雀所吸引,李鶯乾脆把這裏改稱“雀園”,專供春梅居住,招待遊人,全家購置了另一處大園子居住。
“我們過去吧!息坦還在那邊忙着,今天她可沒辦法脫身過來——真的很忙呢!”
“都忙些什麼?”阿德和春梅談着出了門,克瑞斯正在和雲雀玩耍,看着她現在充滿色彩的表情,阿德感到很欣慰。“阿德,這些雲雀好有趣喲,它們說是來打工,說是在放豬……”“一定是文化差異!”阿德裝出一副於己無關的樣子,介紹了兩位姐妹互相認識,一起向新家走去——“爲什麼還是公園?”阿德站在新家前,上面有大匾“觀魚”的字樣,“而且爲什麼有這麼多和尚和尼姑?只是沒人賣票而已!”
春梅笑得花枝亂顫:“誰讓我們的息坦妹妹懂梵文啊?”原來,息坦的中文很差,宋提倡的詩詞歌賦她一句話也不懂,爲了讓她安心住下來,春梅帶她參觀了白馬寺,不想息坦用天竺話向佛祖許願,一時寺裏落英繽紛,佛光普照,當日前來參拜的人病痛全消。白馬寺方丈天天往李家跑去精研佛經,後來還有人從五臺山,峨眉山來。李家漸漸變得佛光普照,到處是慈善的氣氛。有人送息坦一對金鯉魚,息坦就把魚養在湖裏,並在湖邊立了一塊“放生池”的碑。經常有高僧在李家借地說法,當地的官紳百姓都忙不迭地來聽,不時有人買下名貴的鯉魚放在湖裏,以求功德。
“所以,我們過的還算充實,滿快樂的,以爲我們每天望眼欲穿等你啊?早變孟姜女了!息坦妹妹在那邊……”
息坦果然很忙,她入鄉隨俗,穿了織錦閣的綢衣,顯得很端莊,正在審閱譯文,一羣尼姑衆星捧月般圍着她,有的還揹着寶劍,大概是峨眉山的。一位高僧正在旁邊的亭子裏說法:“大珈楞經第三卷唐代曾有重大誤解……”一兩百人聽得入神,不時有人高呼:“好個和尚,講得精闢……”
“我們還是到廳裏去喫東西吧!”阿德感到放心多了,略盡地主之誼,招待艾布一家和老蘇丹,當江南細點端上來的時候,息坦也進來了,自有一番恩愛。老蘇丹想起自己的女兒不知在何方,老淚縱橫,阿德更是心如刀絞。李鶯安排客人們在別院住下,大擺了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