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越流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兩塊錢單看毫不起眼,但主打的就是一個積少成多,蘇懷瑾聰明的小腦瓜,已經想到了利用這位紅梅姐的婚禮打開成衣定製市場。
就像大嫂說的,年前家家戶戶趕着做新衣服過年,全村有且只有這一套縫紉機,她是唯一會踩縫紉機的,物以稀爲貴,只要把招牌打出去,她的市場競爭力槓槓的。
做一套兩塊錢,十套就是二十塊錢,這不比教大嫂學縫紉機的那十五塊來得輕鬆?
說不定未來她可以靠這門技術白手起家,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呢。
越想越振奮、已經開始摩拳擦掌的蘇懷瑾,終於注意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不過媽,我只會踩縫紉機,好像不會剪裁,這怎麼給紅梅姐做衣服啊?”
蘇大嫂實在忍不住了,“自信點,把好像去掉。”
小姑子何止不會剪裁?她連最基礎的縫釦子都不會——這事還是丈夫看她最近學縫紉機屢試屢敗,偷偷告訴她的,希望她能抗住壓力,只要學會了縫紉機,她從此輕輕鬆鬆甩小姑子幾條街。
她男人說,小姑子的針線活,也就比他強那麼一丁點,連公公和小叔子的手藝都比不上。
得知此事的蘇大嫂立刻感覺她又可以了。
畢竟按照丈夫的說法,小姑子壓根就是啥也不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