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改革經驗 (第1/4頁)
陳拙不冷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事我也聽說了,確實是個好制度,這徽山縣的領導是有魄力的,也說明是個坦蕩之人。不過比起這個政務公開制度,我倒是更欣賞他們敢向銀行借款一百萬,用來修路和鄉鎮衛生院,這份魄力和膽量,換作我們都不一定敢啊!”接着分管經濟的老同志接過話題,不過他只是簡單的肯定了政務公開,主要是重點表揚了徽山縣借款修路搞基建的事。
關於徽山縣的討論也沒有持續多久,畢竟這幾位要關注的事情太對,最後在巨峯同志的一句話中,討論也就告一段落:“這個徽山縣確實給了我們驚喜啊,本來只是讓他們搞機構改革試點,沒想到搞了這麼多名堂出來,我看是時候讓中樞辦公廳安排人下去驗收一下他們的成果了。”
到這一年五月的時候,徽山縣收到了來自中樞的通知,說幾天後會來驗收他們的改革成果。
此時徽山縣的機構改革已經完成,連王笠綸這個編委辦主任的主要工作精力都已經沒有在這上面了,現在他的精力又回到了怎麼搞錢上。
機構改革順利完成,徽山縣的基建也有了初步成果,但是靠縣裏的幾個公司的收入,還銀行利息都勉強,王笠綸現在又在思考,該如何搞錢儘快還上這筆錢,最好是有更多的錢,把徽山縣建設的更好。
但現在已經不是幾萬塊能解決問題的了,這是幾十上百萬的鉅款,在這個時代無疑是很有難度的。
王笠綸想過用青槓樹燒炭賣到南韓,他甚至也實地考察了縣裏的主要青槓林分佈,但最後這個想法還是被他放棄了。
主要是這個項目成效不大,如果一開始沒搞石鍋這個也能賺第一桶金,但現在未免有些雞肋了。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李相賢的態度現在也有些搖擺,王笠綸知道對方想搞大生意,但目前國內的環境,他一個超純正的外國人,還是在很多地方受到制約,小生意他又看不上,又和王笠綸剛認識他時一樣,處在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