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
大唐盛世,洛陽城中官府清明,百姓富庶,三十六行行行興旺,一百多個坊區商賈如流,井然有序,一片繁榮安詳氣象。
剛簽了賣身契的小夥計方沫兒,此刻正軟綿綿地躺在梧桐樹下的躺椅上,滿臉陰鬱,眼神戒備,看樣子若不是身體虛弱,恐怕直接就要跳起來逃走。他長眉入鬢,鳳目流轉,頭頂鬆鬆蓋了塊灑金帕子遮陽。若不是知情的,誰還看得出這端麗懶散的少年,卻是近日混跡街頭的落魄小乞兒。沫兒的身後是一棟精緻的三層木樓,門楣上方一塊黑底金字牌匾,上書“聞香榭”三字,襯得他更顯瘦小。
五月的陽光明亮而柔和,透過梧桐樹的巨大樹冠灑下點點光斑。老闆娘婉娘心情大好,一邊調配香粉一邊哼着小曲兒,一襲鵝黃襦裙紛飛飄舞,如同初春花間的粉蝶。另一個小夥計文清正在研磨新紅藍花,準備做胭脂用。
文清見沫兒鬱鬱寡歡,想說兩句關心的話,卻笨嘴拙舌,不知該說些什麼。
婉娘用簪子挑起一點香粉放在鼻子下嗅了嗅,得意道:“不錯不錯,我聞香榭的胭脂水粉,可是洛陽第一家。”
文清和旁邊挑揀花瓣的啞僕黃三連連點頭,沫兒卻忍不住用鼻子哼了一聲,鄙夷之色溢於言表。
婉娘不僅不生氣,反而拍手笑道:“好玩好玩!聞香榭裏有了方沫兒,可有趣多了,不像文清,每次說話不超過三個字的。”沫兒頓時怒目而視。
※※※
轉眼之間,方沫兒來聞香榭已有七日。他今年九歲,自小兒父母雙亡,在尼姑庵中長到七歲,收養他的方怡師太去世後,便一直在洛陽城內外流浪,直至前些日子發生一些變故,才被迫賣身於聞香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