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我思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忘掉了分離的痛楚,忘掉了不能愛的痛楚,忘掉了長久等待的痛楚。從這一刻開始,懷抱之內,就只有幸福。
兩人的身影逐漸在橋的彼端模糊,千年前執手的諾言,正靜靜等待着溫柔的實踐。他將擁着她,重溫千年前的真摯溫柔,實踐曾給予她的許諾。
隔日,迎親的人們在內房中找到已經氣絕的采薇,衆人惶惶請來仵作,那白鬚仵作細細查看半天,發現屍體完好,竟查不出死因。身着紅色嫁衣的采薇靜靜地躺在繡牀上,蒼白的臉上凝固着燦爛嬌媚的笑容,她的手中依舊緊緊握着一枚玉壎,只是玉壎表面那縷暗紅色的細紋已經完全消失,又恢復成爲一枚色澤柔和而渾然無暇的美玉。
附錄:
壎的考證:
壎是我國古代的吹奏樂器,用陶土燒製而成。因此又叫"陶壎"。這種樂器除了陶土製成的以外,也有用石、骨製成的。它的外形是橢圓形的,有的是圓形、橄欖形不等。它的大小與鵝蛋相似,音有一至五個不等。最早的壎是一孔吹兩個音,後來逐漸發展爲六孔,是中音吹奏樂器。它的音色古樸、醇厚、渾圓,即能獨奏又能同其它古樂器合奏,如鍾、琴、瑟等。同時也是歷代宮廷的雅樂,深受廣大民衆的喜愛。從浙江河姆渡遺址、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山西萬泉荊村遺址、甘肅玉門火燒溝遺址、河南鄭州銘功路、三里崗商代遺址等。我國新石器時代幾種不相同的文化類型的重要古蹟中,都發現出壎的實物,這些出土壎距今已有七千多年了。
壎的音色悲涼、蕭瑟,擅於表現淒涼、哀傷的情緒。近年來,我國音樂工作者們經過長期的研究探索,同時對壎也做了大膽的改革,使只一個音孔,可以模仿單調聲音的壎,發展到了十二音孔演奏出的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