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羽皇風奕鳴被後世尊稱爲“天之羽”。他年僅二十五歲就成爲了霍欽圖城邦的領主,三十一歲一統寧州、自立皇朝,三十六歲策動了震驚整個九州的跨海南征。雖然由於羽族兵力太少,征服九州的計劃最終沒有成功,但他的跨海南征還是以戰爭意義上的勝利告終,東陸諸侯不得不俯首稱臣,年年進貢。這是羽族歷代帝皇從來沒有完成過的偉業。直到風奕鳴去世後十年,東陸人類才藉助着洛族盟友的幫助重新擊敗羽族,廢除了恥辱的歲貢。這是後話了。
風奕鳴在史書上和巷語村言中得到的評價非常複雜。一方面他東征西討,用累累白骨堆積起了自己的權力和榮耀,對一切敵人都毫不留情斬草除根,讓很多人痛恨,甚至直斥他爲殺人狂魔;另一方面他治國時又採納和頒佈了許多有助於民生的法令,嚴懲貪官污吏,削減賦稅,放鬆等級禁制。他所統治下的寧州,政通人和,風調雨順,百姓有飯喫有衣穿。
尤其有趣的是,風奕鳴即位後,對天驅、辰月、天羅等歷史久遠的組織進行了瘋狂的剿殺,卻獨對長門網開一面,即便有不少長門僧也在向百姓傳播反對戰爭的理念,他也只是殺掉這些敢於觸逆鱗的修士,而並不波及整個長門。無論什麼時候,長門僧都可以自由地行走在寧州的土地上,用他們的知識去幫助貧苦的人。
一向對敵人殘酷無情的風奕鳴卻對長門如此寬容,的確有些耐人尋味,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長門能讓人心變得寧靜,也能讓窮苦百姓學會一些手藝,留下來還是利大於弊。”
但光是這一句話並不足以服衆,有一位歷史學家經過考證,發現風奕鳴少年時曾經結交過一位出身長門的朋友,他認爲,風奕鳴有可能是受到了這位長門修士的一些影響,以至於在他宏大的野心之外,還稍微殘存了一點良心。
另一種說法也提到了這位年少時的長門僧朋友,但結論卻不大一樣。這位研究者認爲,風奕鳴並不是被感化了,僅僅只是出於畏懼而已,因爲那位長門僧有着非常了不起的本事,風奕鳴不願意激怒他。
當然了,這些都只是野史裏的傳說,不足以爲正史所採信,姑且聽之吧,就當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倒是另外一條和風奕鳴有關的不解之謎千真萬確屬實。那件事曾經引發了整個九州的動盪,在史書上留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那是風奕鳴結束南征之後的第三年。在一個三月的清晨,一隻十分罕見的原產雲州的迅雕飛進了他位於寧南城的皇宮,並且直撲他的寢宮。衛士們慌忙彎弓搭箭試圖射殺它,卻都被它靈活地躲開了。這時候,一個威嚴的聲音響了起來:“不許放箭!”
說話的人正是羽皇風奕鳴。衛士們自然迅速地停止了射殺,迅雕落到風奕鳴的手上,他從迅雕的腳爪上取下了一張捲起來的字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