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其傍晚開花,開花時正巧是農婦生火煮飯時分,故俗稱“煮飯花”。它的種子只有小指尖大小,呈卵圓形,表面有黑色斑紋褶皺,常有孩子們摘了相互投擲着玩耍,不過磨碎淘淨,可是上好的香粉原料。
公蠣扒拉着紫茉莉種子,道:“比什麼?”
畢岸拈起一顆,眯眼瞄準頭頂的梧桐樹葉彈了出去:“就比這個。看誰彈得準,每彈中一片葉子,對方便支付一兩銀子。”
種子比較輕,尚未碰到梧桐葉,便掉落了下來。公蠣也取了一顆種子來試,故意選了一片低矮的葉子,竟然打中了。畢岸捂着荷包叫道:“這次不算!”
公蠣按住他,強行摳出一塊碎銀子來:“怎麼不算?願賭服輸!”
兩人便立了規矩:每天正式比賽一次,每次十顆茉莉種子,指定一片葉子,按照打中次數,對沖後結算。胖頭看的有趣,強烈要求加入,不過他的賭本比較小,一次只有一錢銀子。
這真是又好玩又不費勁。公蠣大喜,每日起牀第一件事便是拿着茉莉種子練習彈射;種子被他彈出去,胖頭便在一旁撿回來。幾天下來,準確度雖然沒增加多少,但視力和反應能力大大提高。畢岸因爲沒有時間練習,剛開始比每次能贏公蠣一二兩銀子,之後便反過來輸一二兩。
轉眼二十天過去,小暑已過,正是一年之中最爲炎熱的天氣。公蠣彈射技術已經十分嫺熟,梧桐樹底端葉子落去大半,剩下的葉片被公蠣彈出的紫茉莉種子打得豁牙爛嘴,沒有個完整的,連梧桐樹樹冠的葉片都有被擊穿的。
其實不是公蠣勤勉,而是他在反覆練習中發現,原來這同他捉小魚小蝦的原理是一樣的,用超常的聽力和氣息的迴盪來彌補視力的不足,準確彈射並非什麼難事。當初他居於洛水,夜間捕食,完全靠聲波和水波紋的迴轉力度來判斷獵物的所在,一抓一個準兒,捕獲的獵物多得喫不完,常常接濟隔壁的老龜,只是化爲人形後,反而將這些本能忘了,只當自己是常人。
當然這話絕對不能告訴畢岸,儘管畢岸知道他的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