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老謀重演
娛樂模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河口縣的鄉紳領主們,真把朱允熥視作貪婪之徒。 他們也過於低估了朱允熥的眼界,只覺得他在意的是金錢。 但他們從未深思,朱允熥真的會缺錢嗎? 不必說其他,單是花露水、飛馳馬車等物,哪一樣不能爲朱允熥帶來鉅額財富? 當然,這些尚未成氣候,未普及到河口縣這樣的小地方,所以孫老他們不知情,也似乎情有可原 畢竟,他們的視野仍侷限於凡塵。就這樣,他們落入了朱允熥編織的幻境,真的開始行動,引領潮流。 他們在各個角落穿梭,動員河口縣的富豪們挺身而出,共同爲對抗乾旱獻出援助之手。 這些擁有影響力的領主鄉紳如此一說,當地的富商們自然不便推辭。 幾日之後,縣府門前匯聚了各地的富豪,他們前來參與朱允熥與縣府組織的抗旱籌款儀式。 活動中,孫老作爲地界最有威望的地主,首位登場,威風凜凜地宣佈捐出三千兩白銀,資助縣府購糧,以應對可能的旱情。 隨後,其他人紛紛效仿,假裝慷慨解囊。 鄉紳地主們做完這場公開的表演後,不明就裏的富人們也相繼上前捐款。 這個地區的富人雖不少,但捐贈的數目都不大。即便如此,總計竟也達到了一萬兩千兩白銀。 計入孫老他們公開宣稱的捐銀,總額足足有兩萬兩白銀。 朱允熥滿面春風,他的目的已然實現。 只要孫老等人在衆目睽睽之下承諾捐款,他們便已深陷其中,難以脫身。 儘管銀兩尚未交付,縣府亦未收訖,但這無關緊要。一旦公開宣告,便可名正言順地取用。 籌款至此畫上句號。 民衆對這些慷慨解囊的人讚譽有加,推崇備至。 孫老心花怒放,他認爲這筆錢終究會回到自己手中,同時還能從這次捐贈中分一杯羹,榨取其他富人的財富。 此外,他還將利用其中一部分購買自己的糧食,可謂大獲豐收,名聲也隨之鵲起。 不論從哪方面看,他都是贏家。因此,看到百姓仍頌揚他,他不禁喜形於色。 朱允熥見孫老笑得燦爛,他也笑了,爲孫老尚未察覺自己佈下的陷阱而竊笑。 募捐結束後,朱允熥對孫老他們說道:“既然演了戲,就要演到底。你們先前承諾的捐款,我縣府仍會按規矩向你們索取,畢竟要向百姓有個交代。” 孫老笑着點頭道:“我明白,到時候悄悄把這些銀子退給我便是了。” 然而,當他話音剛落,朱允熥只是微微一笑,並未給予明確回應。孫老並未深思,此刻他一心只想儘快分錢。 於是,當天午後,縣府的差役和吏員前往孫老家,收走了他們捐出的全部白銀 孫老一行並未生疑,順從地交出了銀兩。預備次日悄然潛入郡府,從朱允熥手中索回款項,繼而瓜分這筆意外之財,並商量購置糧草之事。 朱允熥審視着堆疊如山的捐贈白銀,總額恰好是兩千兩,開口道:“這些銀兩是鄉紳地主與富賈慷慨解囊,用於購糧的,務必得用在正途。你去鄰近或稍遠的城邑打探,看哪處有大量糧食出售,誰的報價最低。” 縣令疑惑地問:“不是要從河口縣的鄉紳手上買嗎?” 朱允熥微笑着回應:“我們已對孫老施展了計謀,待他知曉我們不會退還銀兩,亦不會將他人捐獻的資金私分,他必定想在售糧中狠撈一筆。如果我們不事先與其他糧商接洽,豈非真要落入孫老家高價糧的圈套?” 縣令略一沉思,隨即茅塞頓開:“殿下,這是徹底斷了孫老的退路,真是高明!一旦我們與其他地方的糧商取得聯繫並獲取報價,孫老便不敢肆意擡價,此計甚妙!” 朱允熥飲了一口香茗,接着問:“今日還有人買孫老的糧食嗎?” 縣令搖頭道:“沒有,民衆皆知我們舉辦了募捐,這些銀兩會購糧以備乾旱時分免費發放。因此,他們無需自行購糧。即使遭遇旱災,百姓也相信官府會動用這次籌得的錢購糧救急。既然有免費的糧食,何必自掏腰包呢?故今日無人再願高價向孫老購糧。” 朱允熥滿意地點點頭,縣令望向朱允熥的目光充滿了敬意。朱允熥的策略,即便不坑害鄉紳地主,也能粉碎他們製造的流言。那些流言不過是營造恐慌,催促百姓高價購糧。 若朱允熥僅憑募捐活動告知民衆,善款將用於購糧,將來免費供應,也可消除百姓對糧食短缺的擔憂,無需高價囤積。如此一來,孫老的詭計同樣破產。 如今,朱允熥的手法更顯高超,不僅解決了問題,還將孫老等人狠狠戲耍一番,使他們投入的數千兩銀子化爲泡影。而在朱允熥的佈局下,孫老家的糧食現在賣不出去,只能低價處置,對他們而言,損失慘重。 時光如流水般逝去,瞬息已是兩日光陰。 這兩日間,孫老與那些貴族鄉紳頻頻造訪郡府,欲向朱允熥打聽何時歸還他們的金銀,並詢問何時開始分配錢財,以及商討剩餘的資金購買他們糧食的合理價位。,! 然而,朱允熥這兩日深居簡出,始終避見這些鄉紳地主。起初,孫老並未在意,但到了第三日,他坐立不安,疑惑朱允熥爲何拒見他們,其中必有隱情,他意識到可能已落入圈套。 於是,幾位鄉紳地主匆忙趕往郡府,卻被守門的巡捕擋住,說殿下的太孫近來疲倦,無意接見任何人。孫老提出要求面見縣令,可那巡捕卻說,縣令近日公務繁忙,亦不願見客。此時,孫老內心充滿了恐慌,環視身旁的鄉紳,沉聲道: “我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我們被這位太孫殿下算計了。募捐結束後,他宣稱爲了演足戲碼,讓我們公開捐贈金銀,承諾到時候會歸還。如今卻閉門不見,難道他打算獨吞這筆款項?” 聞言,其他鄉紳皆焦慮不堪,紛紛嚷着要進去面見朱允熥和縣令。 此時,郡府後院,朱允熥品了一口香茗,才下令:“來人,讓他們進來。” 於是,那幾位鄉紳得以進入。縣令也隨即趕來,面對朱允熥,孫老強壓心緒,問道:“太孫殿下,募捐之事已畢,不知何時才能歸還我們的金銀?” 朱允熥聽罷,故作不解:“爲何要歸還你們?” 孫老心頭一緊,仍堅持問道:“太孫殿下,您忘了?當初不是您親口說的,我們帶頭捐款是爲了激勵河口縣的富豪一同奉獻。事後我們會收回捐款,而富豪們的捐款我們共分,僅留下部分用於購糧,而且糧食也是購自我們呀?” 朱允熥揉了揉眉心,反問道:“有這回事嗎?” 接着,他轉向縣令:“我們有這約定嗎?” 縣令搖頭:“不記得有這樣的事,這邏輯不通啊,何必找人帶頭捐款?其實並無此必要。” 朱允熥點頭贊同:“的確,邏輯不通,何需領頭之人?再者,捐贈的錢財豈有歸還之理,否則怎稱得上是捐贈?” 聞言,孫老與其他鄉紳面色蒼白,顯然明白朱允熥是在耍賴。孫老急切地回應: “殿下,您昔日的承諾並非如此。這金銀原說是僅供演繹之用,事後當歸還於我們。” 朱允熥微笑着說:“原來如此?那不如明日舉行一場退款慶典,宣稱我祖父的銀兩僅作顏面工程,理應返還。屆時,我們就當着河口郡民的面,將資金如數歸還給你們。” 孫老張的嘴角抽搐,面色鐵青,朱允熥的話語中帶有一絲挑釁。 竟然要在衆人面前退還孫老的錢財,豈不是在公開羞辱他?孫老長久以來以士紳領主的身份在地方上行走,表面上做着些無益於民衆之事。 暗地裏,他吮吸着河口郡民的血汗,諸如強行佔地,盜取百姓的土豆種子,乃至此刻製造糧價上漲的亂象。 然而,他表面上的形象工程做得很好,比如修築橋樑,如這次的慷慨捐助,也讓他聲名大噪。 此事一旦公之於衆,豈不是親手摧毀自己的聲譽? 名聲至關重要,這一點毋庸置疑。其次,若他的行徑暴露,他在河口郡還如何立足? 豈不是會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鼠? 此事斷不可行。於是,孫老咬緊牙關,質問朱允熥:“太孫殿下究竟意欲何爲?難道此次募捐,只是爲了戲弄我們?” 朱允熥笑容不改,凝視孫老:“你隨意揣測,但我提醒你們,別把任何人當作無知之人,最終只會害了自己。” 孫老豁然開朗,他早猜到朱允熥知曉許多內情,卻爲何裝瘋賣傻,策劃募捐,忽然與他聯手做起生意? 在他心中暗想,即使失去了三千兩白銀的財富,但若將那堆積如山的魔法穀物盡數變賣,依然能換取一筆可觀的金幣。 必須設法把損失壓縮到最小的範圍內。 朱允熥微不可見地點點頭,開口道: “普通的交易自然可行,但有一點需明白。購買如此龐大的糧食儲備,價格必須低於各城邦的最低市價,否則無法達成共識。” 孫老聞言,頓時眉頭緊鎖,若按最低價出貨,他的利潤將微薄得可憐。 於是他堅決反駁: “殿下,交易之道並非如此簡單。如今河口縣的民衆皆預測即將降臨旱災,他們也目睹衙門籌備鉅額資金,所以短期內,您急需購入一定數量的糧食。 在這片土地上,我的穀倉最爲豐盈,我有與您談判的資本,因此必須以高於最低市價的價格出售。否則,此事無從談起。” 朱允熥冷哼一聲,回應道: “交易之道不如此嗎?也許吧,我並不擅長討價還價,但我懂得比較貨品價值。早些時日,我已經聯絡了周邊的糧食商人,那兩萬兩金幣的交易引來了衆多競爭者。 他們給出的價格一個比一個低,甚至低至市價的兩倍之多,而且還包攬了糧食的傳送費用。 如果你不願接受這樣的價格,那我會直接與別處的商人合作。” 說完,朱允熥起身,準備離去。而孫老此刻愣在原地,震驚不已,沒想到朱允熥早已與其他地區的糧食商建立了聯繫。 一旦朱允熥與外地商人聯手,孫老不僅會失去金錢,連糧食都無法售出,豈不是徹底敗局? 他連忙開口: “太子殿下,請稍等,我賣,我願意賣,我可以接受低於最低市價兩倍的價格。” 朱允熥聞言,露出一絲微笑,轉頭看着孫老說: “貪婪之人終將自食其果,過於貪婪只會一無所獲。”:大明:我穿越成了朱元璋的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