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念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生機重現,蒼黃翻覆,倔強的年華無畏命運的糾葛,鮮綠的嫩芽從稍稍被絲絲甘霖撫慰過的略顯乾裂的泥土中擠出,在這片田地中大口的呼吸着微薄的空氣,身體的搖動間透出的勞累與飢渴不禁令人心生憐憫,可卻讓人無能爲力。
空氣間是格外溼潤的,倒是嫩芽對環境的不適應及自身反應的舒適度沒有得到及時調節,失了本意地讓他產生了“微薄”的錯覺。
沉浸在這一“久旱逢甘霖”過程中的他。光顧了自己那沉浸其中,無法自拔的感受,忽略了自己爲求舒心,撫慰勞累的動作引來了衆多高於自己十倍乃至數十倍的“同類”的譏笑,在他那全然不顧自己本來的內斂羞澀潛藏於泥土下的本性後,倒是這些譏笑或許在他耳中不是那麼刺耳,倒多了些可笑。
漸漸地,周遭的空氣中不再只有溼潤,只是幾個吐納之間,豆大的雨點從天而降,似是雲抑制不住對這些“嫩芽”磨難的憐憫,天上的河在頃刻間傾倒,田地附近的小溪橫流,或是半夜少了些許對抗惡劣環境的勇氣與精力,溪流的表面像生了痘,須臾生,須臾滅。
在他們的眼中突然多了不少似是“斷魂”的行人,他們腳步泥濘,眼神中透出的疲憊攔不住他們看向前方的目光,一個接着一個相互扶持着,從一座巨大的山上,穿行而下,從他們腳下綿延曲折的小路便可看出。他們並不是第一次登山。如出一轍的是,不論哪一個人從山上下來,手上都如出一轍的揹着一個用竹子編好的竹簍,裏面放着一些零零散散的物件。
正是清明時分,清明節,又名寒食節,踏青節,三月節,行清節,祭祖節等。從古至今,是人們祭祀,祭祖,掃墓的日子。想必那些物件也正是祭祖之用。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天還正值矇矇亮,正是朝寒散發之時,在朝寒的侵蝕下,這些行人,身上被浸溼的薄衫早已難以抵禦。顫抖的身影,枯瘦的身軀不在少數。令人詫異的是,這人羣之中最爲老弱的身影,卻無半分顫意,反而洋洋灑灑地邁着步伐,盡作悠閒之態。
幾人都是這荒山腳下的瀾竹村的村民,距城中路途遙遠。雖位於三大帝國之一境內,謂之與世隔絕。倒也毫不爲過。
“柳爺,你說咱們先走可以嗎?”
人羣之中,有人回首望了望山間。言語間流露出些許擔心。而他口中的柳爺正是這其中最爲老弱的那道身影。如銀河般傾瀉的雪絲,雪白的鬍鬚,直至胸口,慈眉善目,讓人好不親近。他聽罷露出了淡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