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臥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話說崇禎見向衆臣借錢無望,岔然離去,第二天,按照以往慣例,他又重新來到朝堂,卻見來上朝的大臣寥寥無幾,他心下立即明白,他這個大明皇帝巳經被這些大臣們捨棄了′。想想也是,在這些大臣們的心中,大明江山乃朱家的江山,如今′這朱家江山似乎氣數已盡。敗亡已是早晚之事,不管如何努力也已是迴天無力。大明敗亡,對於朱家自然是滅頂之災,可對於大臣們來說,卻只不過是改換一下門庭而已。那些反軍只不過憑着一時的天時之利和匹夫之勇堯幸得勢,一些粗俗不堪的土包子又哪裏懂得如何治國,最後還不是要指望他們這些先朝老臣。崇禎皇帝自從向他們借錢被拒,心中便已明白了這些大臣的小心思,本有心殺他幾個泄憤,可一時之間′卻也找不到合適的罪名,也只好把火氣壓在心中。現下面對幾個來上朝的幾名大臣,知道他們也不過前來走走過場而已,也幫不上自己什麼忙,也便冷冷對他們說道:”諸位若有話便說,若無事便早早下朝去吧。”幾位大臣一聽這話,如蒙大赦一般,急急離朝而去。從這天起,只要沒有皇帝的特召,再也沒有一名大臣前來上朝了。倒是崇禎帝每天都要按照規矩,前來朝堂之上,在他那龍椅之上坐上一陣,到時也自有太監呈上些公文讓他批閱,而這些公文,大多都是前方發來的戰報之類而這些戰報的內容也是大同小異,不外乎就是催糧催餉,再就是報告某地某城已失,或某將某軍已降。可以看出反軍正在一步步向着京城靠′近,他明白大明滅亡,幾乎已成定局,而即將成爲一個亡國之君的自已,也早就做好子了以身殉國的打算。可是如今雖然已經是無力迴天,可他卻覺得,這幫反賊之所以得勢做大,不過是因爲近年來大明王朝連遭天災人禍,內憂外患不斷,國力一時難支所致,他深信,這幫土包子反賊雖然憑着一時堯幸奪了天下,卻決無能力保住天下。如今反賊勢頭正盛,看來打進京城已成定局,可整個江山的南北大部都還在大明的掌控之中,也許用不了多久,反賊勢頭衰減大明便能轉敗爲勝,重新奪回天下。而自己既然已經決定要以身殉國,自然看不到那一天了,而眼下要做的便是要爲自已留下一條根,以便將來能名正言順的繼續掌管大明的天下,而如今這件關乎大明前程的大事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想到這裏,他立即來到後宮,見到周皇后。
還在崇禎登上大位之前,就在先帝也就是自己的兄長朱由校的主持之下,與當時的重臣周奎的女兒周氏成了婚,繼承大位以後,便將其封爲了皇后。經過多年的風風雨雨,二人的關係倒也處的不錯。近來闖王的反軍就要打進京城,大明江山已是芨芨可危的消息自然早就傳進周皇后的耳內,因此連日以來她也一直都是坐臥不安,心驚肉跳的熬着日子。這日,她正在自已的坤寧宮中心緒不寧的閒坐忽見崇禎帝來到宮中,急忙上前迎接,隨後自是好一番噓寒問暖。待崇禎坐定,隨後便向崇禎打聽當前的情勢。崇禎也不隱瞞,遂將戰況對大明不利,京城已是危在旦夕的情況原原本本的向皇后說了一番。皇后聽後,不覺′垂淚道:“事已至此,也屬無奈,不知皇上有何打算?”崇禎道:“朕作爲一國之君,做不到保國保民,自當隨國而去,只是朕覺得,反賊也不過是逞一時之強,決難長久,爲今之計,便是要爲我朱家留下一條根脈,做爲日後光復我大明江山的希望。所以朕打算趁着反軍尚未破城,將太子慈炯兒送出城外暫避,只是一時不知應去往何處,不知皇后心中可有合適的去處?”周皇后聽了′,稍做思量,隨即說道:“妾身孃家′在城外三十里有一處莊園、本後的兄長周奎一直都在那莊園內閒居,以我看來,可讓炯兒到那莊園中暫避即可。 ”
崇禎說道:“朕倒是也曾想到,那是一個可去之處,只是那周奎曾被朕治罪,只恐他對朕懷恨在心,做出對炯兒不利之事。”周皇后聽了忙說道:“本來兄長′罪當處斬,皇上卻饒了他一命,他本應感激纔對,怎會心存恨意,再說他本是炯兒的親舅,又怎會害自己的親生外甥。”崇禎聽了,遂答道:“此言倒也有理,不過爲防萬一,你最好還是給他手書一封書信,好好叮囑他一番爲好。”周皇后聽了,連忙答應,並立即動手準備一切。
原來這周奎還在崇禎上位之前,就已是朝中重臣,當時的大明天啓皇帝不願打理朝政,卻把朝中事務全部交於他的貼身太監魏忠賢代爲打理,魏忠賢則仗着皇帝的寵信,趁機在朝中結黨營私,排除異已,爲所欲爲,當時不知有多少忠臣良將因不願與他爲伍而死在他的手中。而當時在朝爲官的周奎,爲了自己的前程,便投在了魏黨的門下,並且成了魏忠賢的死黨,幫助這奸宦幹了不少傷天害理的壞事。崇禎上位以前便對魏黨在朝中的專橫跋扈深惡痛絕,待他上位以後,經過兩年的精心準備便對魏黨下了死手。魏忠賢被凌遲,而其他死黨也多被判斬刑,而根據周奎所爲,本也應判斬首,可已經被封爲皇后的周氏,也就是周奎的妹妹在崇禎面前苦苦爲他求情,崇禎無奈,只好法外開恩,給他判了個削職爲民,永不錄用了事,從此,周奎便搬離了京城,閒居於城外的一處周家莊園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奎的事情暫時說到此處,回頭再說崇禎帝與周皇后已經決定讓太子朱慈炯到城外周奎的莊園暫避危難,也便不再拖延,即刻着人去召太子前來見駕,另外還召了兩人同來,一個是崇禎皇帝的貼身侍衛凌子風,另一個則是太子的貼身太監姜石。不多時三人便來到門坤寧宮中見到崇禎,崇禎隋即便把當前局勢和打算向太子交待了一番。然後又對凌子風和姜石交待:二人的任務自然首先是保護太子的安全,另外還有一個重任則是幫助太子完成復國大業。三人自是‘一陣睹咒發誓般的應允之言。這時皇后卻令自己的一名貼身太監隨自己進入內窒,然搬出一個木箱,皇后親手打開,衆人一看箱中全是一些黃白之物和一些稀世珍寶,另外還有一些票據之類。皇后指着箱子說道:“這些全是我平日積攢下的體己之物,看來我也用不着了,俗言說窮家富路,你們全都帶走吧。 ”說着轉頭掩面而泣。崇禎見狀,趕忙催促三人,莫要再做耽擱,三人聽了,隨即帶上木箱拜別而去。
崇禎見大事已經辦完,也便回到自己的乾請宮中,從此他也便不再每日象徵性的到金鑾殿去上朝,而是在乾清宮中靜候消息。當然和以前一樣,傳來的消息不是失地便是某軍某將歸降。這天終於得到一個早就預料早晚會來的一個消息:反軍已經兵臨城下,正在攻城。接下來便是某某城門已被攻破,反軍已經進入城內。崇禎得到這些消息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因爲他早就料到,這一天早晚會來。可他雖知自己已是面臨絕境,卻仍然不想就此束手待斃。他要盡到做爲一國之君最後職責。於是,他做出了一個最後的決定,將手中一支最精銳,也是對自己最忠誠的御林軍派上了正在激戰的戰埸。此後他所得到的戰場消息果然與之前有所不同,不過卻也並非什麼取勝的。丶消息,而是由原來見慣了的什麼一投降敗退之類變成了某某將軍面對強敵,死戰不退,已壯烈l殉國。某某將軍死守某門,終因寡不敵衆,某門己破,衆將士全部戰死。崇禎帝聽到這些消息,知道自己也只能做到這裏了,接下來也該爲自己準備後事了。他不覺長嘆一聲,然後起身向坤寧宮走去。
崇禎帝來到坤寧宮中,發現宮中除了皇后,另外還有三人,其中一位便是自己的女兒長平公主,另外兩人則是公主的貼身女侍。而公主卻已不是原來的公主打扮,卻換成了一身宮女裝束。此時皇后正在緊握公主的雙手叮囑着什麼,而公主則是邊聽邊流淚抽泣。崇禎帝一看,心中立時便明白了個七七八八。心中不由也是一陣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