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臥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通常人們對於古代戰場的印象,那便是兩軍各自擺開陣勢,雙方的主帥首先出陣,兩人雙雙大戰在一起,而雙方的士卒則是站在原地爲兩人吶喊助威。然後兩人大戰數個回合,最後一將將另外一將斬於馬下。還有便是某位大將單槍匹馬殺入敵軍陣中,於千軍萬馬之中橫衝直闖,如入無人之境,某位大將於萬馬軍中取敵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其實這些說法都是一些和評書中爲了突出某個英雄人物而虛構出來的場景,其實無論是古今中外,真正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拼命搏殺的只能是那些普通士卒和下層軍官。而當時做爲兩軍主帥的濟格爾和李自成,只能是身在後方,根據戰事情況調兵遣將。不然怎會有“身居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說法。也正因爲此,雖然雙方大軍曾多次發生過大戰,而兩人卻並未直接有過接觸。所以今日兩人會面卻並不相識。 那麼如今趙猛爲何認出了李自成呢?這話要從當時的戰況說起。
當時李自成的大順軍面對清軍鐵騎的追殺,已經完全沒有了當年面對明軍時的那股氣勢,只能是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最後連一塊能落腳休整的根據地也沒有了。而做爲大順皇帝的李自成也只能帶領着自己的殘兵敗將各處流竄(當然按照時下的說法,李自成是農民起義領袖,被奉爲英雄,應稱爲撤退或者轉移)而趙猛便是在這種情況下認識李自成的。
趙猛本是一位靠打家刼舍爲業的山寨之主,後來投降了清軍,他大字識不得幾個,自然也不懂得什麼計謀陣法之類,可他在戰場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便是打起仗來敢打敢拼,敢於拼命。而且武功也確實不低。而當時他在清軍中的地位也並不高。所以在一次和大順軍的作戰之中,他帶領手下衆軍衝入李自成軍中,一路衝殺。眼見得對方有一大將乘坐一匹高頭大馬,立於一個地勢較高之處,手中不斷的揮動着各色令旗指揮着作戰。他很快便從那那人的穿着行爲以及周圍人對那人的態度上,斷定那人必是李自成,於是立即率兵直向那人衝殺過去。這時整個戰埸上的形勢,大順軍已是敗勢已定,又見趙猛己經衝殺到眼前,李自成眼見大勢己去,只好抬手一揮,高喊一聲:“兄弟們,撤。”隨後便在.一羣護衛的簇擁下急馳而去。.而在以後的戰事之中,類似的事情又發生過兩次,所以李自成的樣貌和那下令撤退的標誌性的動作和那聲帶有陝西口音的喊聲已深深留在趙猛的腦中。
這次趙猛隨同都統濟格爾來到索魂坑,見到對面的的老僧以後,很快便覺得和那老僧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可究竟已是事過多年,再加上如今眼前的老僧與當年的大軍統帥實是反差過大,所以一時之間他很難把兩者聯繫在一起,直到最後看到那老僧發出那個使他印象深刻的撤退命令,這才讓他一下醒悟過來,立時認出了眼前這個老僧便是當年的大順軍統帥李自成。於是他立刻便大聲喊叫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已偃旗息鼓準備回撤的衆位將士突然聽到趙猛的喊聲,不覺一下全都楞在了原地,並齊齊把眼光盯向對面的李自成。當時的濟格爾起初也是有些發楞,可很快便反應過來。他好不容易纔與對方達成協議,翠兒荅應隨他回城爲他延續香火,在這關鍵時刻他怎會允許有人再橫生事端。況且天下人盡知,李自成於二十年前便已被自己所率大軍剿殺,若是今日憑空又出了一個李自成,他又如何向世人和朝庭交待。想到這些,濟格爾立即狠聲斥道:“簡直是一派胡言,那李自成早就被本帥麾下將士碎屍萬段,砍成肉泥,今日卻又哪裏來的什麼李自成!”
可那趙猛哪裏明白濟格爾內心所想,仍然是不依不饒地繼續嚷道:“末將可以打賭,決不會認錯,當年死的那個李自成必定是假的。眼下莫看對方比我方人數上佔些便宜,可當年卻都曾是我趙某的手下敗將,如今只要大人下一道軍令,.末將必能將其擒住,到時一審便知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