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中得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另一種月餅◎
中秋節這天晚上, 譚幼瑾和父母一起在陽臺賞月喫月餅。
周主任見縫插針地宣傳她的理論:“人還是要成家,否則像我和你爸這個年紀一個人過節實在是太寂寞。一家人在一起多麼好。”但她對於戡還不是十分的滿意,並不覺得女兒應該在這棵樹上吊死,馬上補充道, “不過選擇和誰成家還是要好好考慮, 這是一輩子的事情。”
對於母親的說教, 大多時候譚幼瑾並不反駁,只是沉默, 任它滑過去。她喫着月餅, 想到了不用到某個年紀就一個人過節的於戡。她不是個特別有節日儀式感的人,也不覺得自己一個人過節有多悽慘。但是想到於戡中秋節可能一個人, 她還是希望有個人能陪陪他。
老譚一向覺得女兒無意婚戀,和自己長時間缺席家庭生活有很大關係。因爲自己總不在家, 所以女兒覺得婚姻可有可無。聽到周主任這麼說,他先是表達了對周主任多年來照顧家庭的感謝, 又向妻子和女兒表達了歉意, 抱歉以前沒爲這個家庭付出更多。
周主任現在也將女兒不結婚歸結於老譚在家庭生活中的缺位, 不過對老譚還是以肯定爲主:“你爸對這個家庭其實付出了很多, 他每月的工資包括各種津貼獎金都全部交給我支配, 雖然他不在你身邊,但是一回家就帶你出去玩, 給你輔導功課……我們也共享了他努力工作的成果。一個父親或者一個丈夫最大的失職就是讓他的家人因爲他抬不起頭, 你的父親無論是事業還是生活上從來沒有讓我覺得丟臉過。”周主任努力論證,老譚這個男人在家裏還是很有必要的。
譚幼瑾無法說出口, 父親對她並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她對親密關係的態度源自她和母親的相處。於是她笑着對母親說:“在您眼裏, 恐怕沒哪個男人比得上我爸。”
一陣鳥叫打斷了聊天, 譚幼瑾的手機響了。是於戡打來的,一開始沒聲音,譚幼瑾還以爲是信號不好,通話時間進行到二十九秒的時候,她才聽到那邊說話,於戡問她:“你的月餅是什麼餡兒的?”
“五仁。”即使在五仁月餅被集體討伐的那些年裏,譚幼瑾過中秋節也只喫五仁月餅。她反問他:“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