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境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漫長的星系旅行中,異蟲基本都是這麼度過的。它們一邊行進,一邊積蓄,基因庫+稀有材料,這是它們的底蘊。
後世很多人認爲異蟲就是星系蝗蟲,一路喫喫喫喫過來,將優秀的基因往自己身上堆。
其實並非如此,沒有所謂絕對優秀的,生物的第一特徵就是適應環境,某些土著生物進化出的所謂優秀基因,也是專門針對其所生活的星球的環境的,有的耐熱,有的耐寒,各不相同。
而異蟲雖然基胚了得,比異形的空白DNA鏈還牛掰,能夠加載並融合各種基因,但仍舊是有其天花板的。
它們的基因囤儲模式,也跟人類不同。
人類的基因中,備用基因(曾一度被稱之爲無效基因)所佔比例極高,異蟲則恰恰相反,這是它們能夠快速孵化、生長的重要原因。
當然,備用基因少並不等於結構簡單,而是缺乏潛力和綜合適應性。
所以蟲羣經常被調製,並且是更加高效的外部調試,而不似人,自攜帶基因庫,受外界環境刺激而調製(突變又或通過世代繁衍漸變)。
可以說,異蟲所應用的就是高端生物工程學,將肉體完全解構,然後人工構建,簡化、優化,像工具般爲目的服務。
這樣的羣體,根本不能算是自然生物,而是生化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