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大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沈旭東正在寫《阿謀和吟詩小達人》:
‘這兩位以前都是國營電影廠的導演,當時基本處於計劃經濟時代,他們只要獲得領導認可,就可以完全不考慮市場,只考慮如何表達自己。’
‘90年代之後,國營電影廠開始自負盈虧,但是國外有一陣中國熱,他們可以獲得國外資金的支持,市場主要是國際藝術片市場,拍片要考慮的是藝術質量和得獎,電影的水準依然能得到保證!’
‘不過,進入新千年,國際電影市場對中國藝術片的熱情下降,他們寧願去買第六代們的濾鏡中國類型電影……’
寫的跳順手了,乾脆寫了‘相比較阿謀,吟詩小達人電影則棱角分明,精英味十足,他的商業化轉型之路恐怕不會順利,而在自我表達上別具一格。’
‘精英味過重,意味着普通觀衆接收不到你的信息……’
最後解釋一下何謂‘濾鏡中國’:‘就像我們在香港電影裏看東南亞小國形象,泰國人妖、泰拳、黑監獄、器官買賣、金三角毒販、大馬拿督……’
“另外,我要反駁一下大家說的賣國,其實電影實質上也是個文學載體,也肩負着揭示、批判、倡導、探究、反思等功能,往往有深度的,它會是黑色的、批判的;往往痛楚比歡愉更引發思考,有了思考,就容易拿獎!藝術本身就是賣這賣那,沒什麼好奇怪的……”
“只不過這些電影我不喜歡,我估計大部分的內地觀衆也不喜歡,第六代們估計也不在乎,甚至覺得‘地下電影’這四個字是一種榮譽……”
嗯,要不要加一篇《我所認爲的第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