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柬之雙目閃起亮光,用神打量他半晌,徐徐道:“撥亂反正,此其時也!”
龍鷹宛如從一個長夢醒轉過來般,清楚分明。
實爲一場誤會。
猶記得李顯返神都後,狄仁傑向他吐苦水,指出張柬之等在作着“大唐夢”,當時他一知半解,到此刻方較明白狄仁傑當時說話的意思。
一直以來,他尊敬張柬之如同尊敬狄仁傑,認爲張柬之有着同樣的識見智慧,但際此一刻,他曉得純屬錯覺。
狄仁傑支持李顯回朝,有着現實的考慮,目的仍是以民爲主,因爲武氏子弟確不成氣候,禍國殃民。對女帝的縱容私寵、包庇族人、任用酷吏,順者昌、逆者死的作風,狄仁傑是反對的,可是他不會對女帝的功績一筆抹殺。武曌的重農重民,知人善用,上法下道的治國手腕,中上層的統治集團雖亂作一團,朝無寧日,可是在萬民福祉上,大體做到了國泰民安,社會和經濟均處於長足的發展裏,此正爲徐敬業叛變,唐室諸王興師問罪,瞬被敉平的根本原因,故而狄仁傑肯效命女帝,終身不變。
狄仁傑在時,張柬之、桓彥範、敬暉、竇懷貞、姚崇、宋璟等一衆重臣,均由狄仁傑推薦而得女帝重用,加上狄仁傑本身超凡的識見才具,人人惟他馬首是瞻。狄仁傑對龍鷹的看法,就是他們對龍鷹的看法,不存在矛盾和分歧。
如今大樹既倒,過往的情況再不復存,他們對龍鷹的看法已改變過來。他們對女帝,亦不可能有公允的瞧法。
於他們來說,武曌等同“女禍”,對唐室正統大逆不道,濫施刑獄,淫亂不堪。“撥亂反正”四字,就是要將武周皇朝連根拔起,就像從來沒有發生過,充其量是一場禍變。
所以他們必須推翻女帝,不容皇位和平傳接,免讓武周皇朝擁有合法的地位,女帝引退或病逝後,新朝將不視她曾爲皇帝的事實,予她在唐室諸帝內任何名份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