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太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蒐集來的建議和計策中有兩個極爲相近。一個是虎捷左廂營都指揮使呼延穆獻上的,是出自奇門遁甲術一百零八局中的第三局“游龍拖袍”。這一局原來講的是游龍口中戲珠吸引別人的注意力,而其實尾後帶着一個乾坤袍,可以將別人的好東西都掩入其中全部帶走。神話故事“地龍入天庭”便是此局原型,後來也有人說《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王母蟠桃宴”一段也是改編自這個神話故事。另外一個是位老伙頭兵給出的“誘猴偷酒”,這是從蜀地的一個真實事情得出的。蜀地峨眉山多產猴子,這些猴子在山果成熟時,會將許多山果摘下儲存到崖壁洞穴的石池中。時間一長,各種山果便自然發酵釀成酒水。此酒水甘甜香醇無比,人稱猴兒酒。蜀民爲了偷到猴兒酒,就讓一些人進入猴羣地盤,去往猴羣摘取食物的林子假裝砍樹,這就會激怒猴子與人爭鬥。爭鬥的人越往林子深處去,猴子越會緊追不捨,意圖是將人趕出林子。等猴子遠離了窩穴,其他人就可以攀下石崖偷取猴兒酒。
也就在距離上一場大戰快一個月的時候,柴榮確定了下一步攻破雙寶山的計策。而這計策是結合了“游龍拖袍”和“誘猴偷酒”的精妙所在。
具體操作這是這樣的,先用一千人的快騎隊悄悄往通道中前進,等被對方發現後,立刻以最快速度往裏衝。山上的任何阻截都不要反擊,只管往前。當遇到阻礙實在衝不過去了,便下馬往兩邊崖坡上攻殺。這一千輕騎是計劃的第一步,他們其實是誘餌、是死士,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敢死隊。
因爲有了這一千死士的冒死突破,正常情況下兩邊崖頂上的遼國守兵會先將滾木礌石砸下,然後還會對沒能全部砸死仍在繼續往前衝的快騎隊進行追擊射殺。而當死士衝到過不去的位置,下馬往崖坡頂上攻殺時,兩邊崖頂的遼國守兵肯定會朝他們攻殺的位置聚集增援,堅決阻止他們登頂。
此時防守遼軍就會出現這樣一種情形,前段崖頂上的遼兵攻殺快騎隊,已然是將滾木礌石用光。而繼續追擊射殺和往後面聚集增援又會導致前面防守段上的人數劇減。在既沒有及時補充防守器物,又沒有足夠人力堅守原有位置的情況下,快騎隊後面掩身潛行的周軍短靠小刀隊會立刻使用登山器具快速搶登崖頂,佔住這些防守空缺的地段,然後沿兩邊崖頂對防守的遼軍進行攻擊。這是計劃的第二步。
計劃的第三步是在崖頂上進行爭奪戰時,一邊繼續讓步弓手和鐵甲大刀隊從防守空缺處登山,支援小刀隊。一邊遣鐵騎隊以鐵牛撞城車開路,衝過穀道。到了另一邊立刻以車爲營,構成防禦,掩護周軍大部通過穀道。等人馬達到一定數量後,再集陣對遼軍設圍的人馬進行反擊。
按兵不血刃便可克敵爲上策的說法,這不是一個絕妙的計劃。因爲會有一場腥風血雨的大戰,因爲周軍的傷亡會非常慘重,甚至比遼軍還多。但相比之下,目前爲止這是個成功幾率最高的計劃,而且是個不需要太多準備就可以實施的計劃,可以用最短時間衝過雙寶山直撲幽州城,不給遼軍喘息的機會。
既然沒有更好的辦法,也就沒人會提出異議。各營將官立刻按部就班進行準備,五天後,兵馬就已經全部安排妥當,意圖也交代清楚。又過了兩天,需要的武器、工具也都齊備。柴榮收到各營準備妥當的彙報後當即下令,第二天五更時實施攻擊計劃,勢必一舉奪下雙寶山。
可計劃總沒有變化來得快,越是迫切、越是成功在即的事情,發生變故的幾率往往也最多。周軍第二天攻佔雙寶山的計劃也是一樣,變故出現在前一天日頭還未完全落下山的時候。
當時柴榮帶着李重進、呼延穆等一衆將軍、謀士正在兵營中再次檢查各項準備,忽然遠遠聽到營門瞭塔上警鐘長鳴。他們趕緊上馬趕到營門口,卻發現來的小隊人馬是大周西北道糧餉都監李晏和他的護衛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