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劍十三 (第1/8頁)
江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夜深寂寥,隔着水面,文廟的鎮國鍾轟然響起,鐘聲在微涼的夜裏傳出很遠,鳳凰池上水波瀲灩,一輪月影破碎開來。
“文廟聽鍾”、“武廟看劍”是初到南淮的世家子弟一定要做的兩件事。文廟裏供奉着七百年前薔薇皇帝賜予百里氏的巨大銅鐘,而武廟裏是百里氏祖先追隨皇帝征戰時的佩劍。只不過七百年過去,文廟之鐘武廟之劍都再也沒有昔日的沙場氣息,戰爭始終沒有再侵入繁華的南淮,夏夜的月下,一切都變得柔媚如水。
百里氏出名的文睿國主畢生鑽研詩歌,最喜歡趁夜驅趕馬車,停在鳳凰池邊的嶽橋上聽鍾,眺望遠方刺天的高塔影子,獨自喃喃。他身爲國主而有傾世之才,隨筆就在橋上把想到的詩句寫在紙上,再一張一張折成紙船,船裏放上一截宮裏點剩的蠟燭頭,星火一點,藉着橋下流水放向遠方。下游遠處夜夜都有一羣人不合眼地候着,去撿那些紙船,運氣好的時候水沒有污掉墨跡,在文廟的集市上可售上千金銖。後來《文睿傳燈歌》的集子,就是從文睿國主這些紙船上搜集起來的。
文睿國主死在七十歲的時候,死在了嶽橋上。內監們在遠處看着老去的國主顫巍巍地放下一隻紙船,坐在漲水的岸邊濯洗雙足,從此就再也沒有站起來。下游的人拾到的最後一隻紙船上寫:“水畔聽鍾七十年,便了卻了此生。”
許多年後再來嶽橋的人,聽着文廟的鐘聲,多半都不是再想那古老的銅鐘本是一座警鐘,而是追思水畔聽鍾七十年後安然辭別的灑脫。
夜深人靜,來往的車馬稀疏,橋上默默地站了一個人。一身黑色大氅連着兜帽把他嚴嚴實實地裹在其中,只留一個高瘦的背影給人看。他扶着欄杆去看遠處月光裏文廟漆黑的影子,沉默得像塊石頭。
風掃着樹葉,嘩嘩的一片,鋪着地面從橋頭滾了過來。眺望的人小退一步,腳下輕輕地踩碎一片枯葉。
“你遲了。”他海藍色的眼睛裏透着審視。
不知道什麼時候,橋頭月光照不到的陰影裏也站了一個披黑氅的人,也是兜帽低低地垂下來,把半邊臉都遮沒了。
“爲了蒼雲古齒劍的祕密,稍微等候一下還是值得的吧?蒼溟之鷹。”對方的聲音不知道從哪裏飄來,幽幽地透着詭異,像是通過一個彎曲的銅管子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