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尋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剛剛離開了河南境內,方飛虹忽然看見黟山越女宮的神鶴在天上橫掠而過。越女宮所在之地有幾處與世隔絕的水潭,特別適合水鳥生長,乃是從北方飛來的仙鶴棲息之地。從戰國時代以來,越女宮人氏代代飼養仙鶴自娛,仙鶴經過數十代的精心培養繁衍,吸收黟山甲於天下的鐘靈之氣,漸漸生出一種身軀巨大的奇異品種,這種仙鶴體積龐大,氣力驚人,不但獨具靈性,而且非常的勇猛善戰,甚至可以作爲征戰沙場的神獸。她欣喜之極,心想:真是太好了,神鶴舞處,必有宮中高手出沒,難道是天女宮的衆位師叔師叔祖卜算出今日的危機?
方飛虹立刻仰頭努嘴一聲呼哨,清越的哨聲直上雲間。那正在碧空翱翔的神鶴聽到這哨聲,也長鳴了一聲,俯衝了下來。這隻神鶴身長一丈開外,雙翅一展,足有三丈,從空中飛來的聲勢,飛沙走石,驚天動地,衆越女宮弟子的馬匹嘶吼不絕,竟然紛紛受驚。幸好越女宮子弟個個武藝精湛,熟練地勒住繮繩。方飛虹飛身下馬,衝到神鶴的面前,親暱地攬住它的脖頸,低聲道:“小鶴乖,小鶴聽話,告訴我你的主人們呢?”
※※※
嵩山山高萬丈,居於天下正中,自古以來,世人稱之爲中嶽,被歷代君王視爲王者之山,爲各代君王所衷。秦,漢,北魏君王都曾在此祭奠過山神。太室山東南麓黃峯蓋下秦代建有太室祠,後稱中嶽廟,此時正值此廟極盛之時,善男信女,燒香拜佛者絡繹不絕。山中漢代所建的漢三闕,太室闕,少室闕,啓母闕聞名遐爾。太室闕,太室闕是漢代太室山廟前的神道闕,建於東漢時期,闕身四面雕有人物、動物、建築物等五十餘幅畫,形態生動,線條流暢。另有隸篆銘文,是書法雕刻藝術中的上上之選。
少室闕在少室山下,銘文敘述了大禹在古時治理洪水時“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
啓母闕在萬歲峯下,是啓母廟前的神道闕。在闕的東北面,聳立着一塊幾丈高的石頭,名爲“啓母石”。相傳古時大禹治水感動上天,天帝施展法力,將大禹變成可以開山鑿渠的力士,從此治水方有成效。
已有兩百餘年曆史的嵩陽書院建於嵩山南路,自古才子輩出。院內漢代冊封的將軍柏至今高聳入雲,清蔭染碧,煞是引人。
但是,嵩山最爲聞名天下的所在乃是位於少室山上的少林寺。寺院建在鬱鬱蔥蔥的叢林環抱之中,所以起名“少林”,意爲建在少室山下密林中的寺院。
此寺建於北魏年間,乃是佛祖達摩祖師自海而上,經南越蠻荒之地,過江都,後一葦渡江,來到嵩山建寺而成。達摩祖師在這裏講經說法,開壇論禪,從此確立了禪宗在中國的地位。而在隋末唐初,少林寺又因爲一段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佳話,身價百倍。現在身爲天子的唐太宗李世民因爲感念少林僧衆的救命之恩,下了一道聖旨,欽賜少林寺的十三僧紫金袈裟,允許少林寺駐紮僧兵。從此少林寺確立了在中原武林的泰山北斗的超卓地位。也開啓了被後世盛讚的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契機。
在大唐武林中,論劍道中的極至劍罡,劍氣,以越女宮推爲第一,論劍法變化,天山劍派當仁不讓,論拳腳腰馬功夫,則首推少林。所以有劍出天山,拳出少林,罡出黟山的口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