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尋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五月份正是天山雪融,春回大地的良辰。
天山天池周圍浩瀚而綿密的叢林中,白楊雪松都開始吐綠納新,而那些高長於樹蔭之中的山楂、忍冬和高達四五尺的薔薇也開始抽枝散葉。
天池上積了半年的寒冰在溫暖的陽光下紛紛消解融化,露出天池水那撼動人心的祖母綠色。威震江湖數百年的天山派,就坐落在這倚林傍水的天池畔。
第一代天山弟子伐木運石,在一無所有,草原羣雄環伺的天池畔興建了天山派的主建築彈劍閣,以供掌門王瓊和諸位弟子居住。
彈劍閣方圓數十丈,房舍十餘間,可供二十人居住。這就是天山初創時的規模。後來天山弟子又興建瞭望雲軒、泛舟居、有所不爲軒、追月閣,房舍綿延達十里,可住弟子上千人。
後來,天山派中心靈手巧的弟子巧引天池水於天山派西南,匯成一池名曰洗劍池,並在洗劍池邊興建瞭望樓,隱爲天山派的門戶。
隋唐之時,天山派中共八百弟子在天山駐守練功,而下山遊俠者凡三百餘人,正是人才鼎盛的時期。
天山派高手雲集,和越女宮、少林寺遙相輝映,被人們共譽爲天下三大門派。並有拳出少林,劍出天山,罡出黟山的美譽。
一句劍出天山,道盡了天山劍法奇幻瑰麗,不可方物的神髓。
當年王瓊反出越女宮連敗葬劍池一百零八護法,威名震動天地。後世顧天涯一套傾城劍法滅盡仇寇,敗盡英雄,最絢麗的一戰便是太行山獨會太行三十六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