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江從魚回齋舍的路上遇到幾個同窗,與他們一路聊回去,卻聽有人埋怨秦溯那批人不僅狗眼看人低,還愛學他們做事。 他們結伴讀書讀報,秦溯那邊也跟着學。 江從魚笑着寬慰道:“這些本來就是很尋常的事,哪有我們做了人家就做不得的道理。” 道理是這個道理,可許多人一思及那些人的態度還是如鯁在喉。 他們的出身是不如那些官宦子弟高,可他們也不用一見面就把“我看不起你”幾個大字寫在臉上吧? 叫他們懷疑他們家裏是不是小人得志才僥倖當了高官,要不然他們家的兒孫怎地這麼沒教養? 江從魚對自己偶爾遭人白眼的事不甚在乎,只覺得“不遭人妒是庸才”,可他不能叫其他人也不放在心上。大家都才十幾歲,憑什麼要忍受對方的無禮對待? 他一路上認真聆聽着衆人的想法,並沒有再勸他們別在意。 待到回了自己的齋舍,江從魚就坐在那兒思量起如何處理這些不明不白的矛盾來。 許多事其實都是堵不如疏的,沒有叫哪邊一味忍讓的道理,不能把鄒迎他們的志氣都給磨沒了。 何子言幾人回來見他用老僧入定的姿勢坐在那兒,覺得古怪得很。 何子言坐到自己牀鋪上問他:“你在做什麼?” 江從魚想得差不多了,聽到何子言的叫喚後便睜開了眼,笑嘻嘻地說道:“想你呢。” 何子言現在早習慣了他的不要臉,罵道:“別整天胡說八道。” 江從魚也不胡咧咧了,樂滋滋地朝袁騫幾人招手,擺出一副“共商大事”的架勢邀他們一起坐下說話。 等到同寢幾個人都坐下了,江從魚才如此這般如此這般地說起了自己的打算。 衆人聽完俱都有些意動,紛紛表示自己沒有問題。 動員完同寢的人,江從魚又跑去敲本齋其他齋舍的門,一口氣把本齋的二十餘人都給鼓動了。 還是學正巡查時察覺他們這邊還有人在說話,特意進來教育了他們一通,江從魚才終於乖乖回去睡覺。 翌日的騎射課上,江從魚找機會和秦溯聊上了。 主要是問秦溯願不願意每個月一起組織各齋效仿前人來搞“奪席談經”,也就是就着各類問題相互辯論,勝者可以把對方的坐席給奪走,這樣輸了的人就得站着當看客了,出局! 要是光是辯論覺得不夠過癮,還可以加場蹴鞠之類的比賽熱熱身,爭取各有所長的同窗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 要是辦得好了,還可以集思廣益組織更多別的活動! 秦溯問道:“爲什麼突然想弄這個?” 江從魚道:“即便我不說,你應當也是能感受到的,即便同在國子監讀書,許多同窗還是相互看不順眼。” “我覺得與其讓他們私底下結怨,倒不如擺到明面上來,多給些機會讓他們認真較較勁。” “說不定 到時候他們一心想着要打敗對方,興許會更有動力去學新東西呢!” 江從魚囫圇着把自己≈ap;ldo;堵不如疏≈ap;rdo;的觀點講給秦溯聽。 ?春溪笛曉提醒您《從魚》節?完整章節』 秦溯對身邊的人是怎麼個想法心知肚明,他雖然不太贊同他們對待那些寒門子弟的態度,卻也沒什麼辦法去改變所有人。 他聽着江從魚的打算,不知怎地想到這事若是叫他父親知道了,說不定又要請家法。 畢竟他覺得無法可施、決定放任自流的事情,江從魚卻想着要把它轉化爲催人上進的利器。 許多時候人之所以能咬牙堅持,不就是因爲要爭那麼一口嗎? 光是這種處事態度,他便又不如江從魚了。 別看他身邊同樣聚攏了不少人,實際上這些人大多都有自己的想法。之所以明面上以他爲中心,不過是看在他有個首輔爹的面子上。 於是他遇到難題的第一想法便是逃避。 江從魚卻完全不一樣,他膽子大得很,有什麼想法就迫不及待要去付諸實現。 彷彿從不害怕遭到拒絕。 江從魚說完後正等着秦溯的答覆,卻見秦溯神色有些惘然,不知正想着什麼。 江從魚忍不住喊了他一聲:“秦兄?” 秦溯回過神來,朝江從魚露出一個滿含歉意的笑:“你的想法很好,我會好好與他們商量的。” 江從魚得了秦溯的應允,只覺這事肯定能成了。他擊掌笑道:“到時候我們每齋選一個人出來不參與談經,只負責參與審題、報題、裁判等等雜事,你覺得如何?” 秦溯點頭。 江從魚是說幹就幹的性格,當即拉着秦溯往沈鶴溪的直舍跑,口中說道:“走走,我們這就去與沈祭酒說一聲,若是沒有沈祭酒同意,這事兒怕是辦不成!” 這也是江從魚拉上秦溯一起去的原因,他怕光是自己去的話沈鶴溪又讓他滾。
喊上秦溯就不同了,他倆交好的人加起來約等於一大半新生了。這麼多人的意見擺在這裏,沈鶴溪總不能不答應吧? 秦溯向來被家裏嚴格管教,平時走路都跟用尺子量過似的,常年在人前保持着最佳的儀態,何曾像江從魚這樣動不動跑來跑去。 可這會兒他人被江從魚拉着,江從魚又在前頭跑了起來,他便只能也邁開腳跟着跑。 兩人一路到了直舍外,都不由得停下來喘了會氣。 尤其是秦溯。 他平時本就跑得不多,在家中又時常挨家法,身體自然不如江從魚健朗。 江從魚見秦溯形容狼狽,只覺自己罪過大了,頓時有些不好意思:“我想着快點過來找沈祭酒,一不小心跑太急了。” 秦溯好脾氣地說道:“沒事,我不要緊。” 兩人相攜入內,尋到了沈鶴溪。 沈鶴溪見兩人一同進門,心中微微訝異。不過想到江從魚那對誰都自來熟的性格,又覺得他跟誰湊一起都不意外。 說不準見到了皇帝,他都能跟對 方稱兄道弟! 沈鶴溪面上什麼都沒表現出來,只問江從魚兩人來做什麼。 江從魚又把自己的想法繪聲繪色講了一遍,還直接上升到自己爲了整個國子監着想。 要知道一成不變地死讀書是最可怕的,等以後出了國子監遇到亟需解決的事,難道還能抱着書找應對之策嗎?還是得創造機會讓大家把平日裏學到的東西都用起來。 能夠學以致用的人才,纔是朝廷最需要的人才! 江從魚張嘴就是一通叭叭,把自己這個提議講得無比重要,全程都讓旁人沒法插嘴半句。 沈鶴溪耐着性子聽完他的話,才轉頭問秦溯是怎麼個想法。 秦溯既然都跟着過來了,自然只會揀好處說。他才學本就不差,說起話來條理分明,有着江從魚缺乏的斯文守禮。 這分明就是長輩們最期望教養出來的謙謙君子。 沈鶴溪雖與秦首輔沒有私交,卻也覺得秦首輔把兒子教得很不錯。見江從魚在旁邊聽得津津有味,他不由拿秦溯敲打了這小子幾句,叫江從魚多向秦溯學學。 江從魚纔不管那麼多,聽沈鶴溪應下以後便眉開眼笑起來。 “要不您先給我們出個議題,我們回去好繞着這議題讓大家做做準備。”江從魚積極提議,“萬事開頭難,頭一回要是沒辦好,往後想再好好辦可不容易!” 沈鶴溪沉吟片刻,給江從魚兩人出了句《論語》裏的話:“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江從魚不到十歲就被逼着把科舉必背書目倒背如流,一聽這句就知曉出處了。 古來註解《論語》的人都不少,裏頭每一句話都被人反覆揣摩過,並且按照自己的理解衍生出許多釋義來。 像這句話中的“周”和“比”就很有說頭,各家有各家的說法,辯論起來可就熱鬧了! 江從魚猛誇沈鶴溪給的議題,誇到沈鶴溪瞧着有點不耐煩了,才趕緊招呼秦溯開溜。 風緊扯呼! 江從魚的嘴巴是閒不住的,等出了直舍又忍不住跟秦溯埋怨:“怎麼大人都愛把兩個人擺在一起比較?你有你的長處,我也有我的長處,哪裏能像他們那樣比?” 秦溯聽得腳步一頓,接着又邁步跟了上去,面上沒有顯露分毫異樣。 是啊,哪裏能那麼比較。 江從魚也就隨口嘀咕一句,等回到校場後見正好有馬空了出來,他便打了個唿哨,勾得那馬自己朝他走來。 他朗笑一聲,躍上馬背,朝秦溯揮揮手當是作別,徑自迎着日光彎弓射靶子去了。 秦溯抬眸看了眼江從魚自由自在飄在空中的淺藍色髮帶,很快便收回了目光。 有了沈鶴溪的應允,江從魚當天就開始挨個齋去與人說起此事,攏共十一個齋愣是被他帶着何子言他們走了一遍。 有遇到秦溯已經動員好的齋,江從魚也不覺尷尬,笑盈盈地與別人聊了一會才走。 都說伸手不打笑臉人,衆人見江從魚這般態度也都生不出惡感來。 新生們年紀都小,哪有不愛玩的?得知以後每個月都有豐富的課餘活動可以參加,各齋自然都踊躍地選起了本齋的負責人來。 那股子熱鬧勁弄得連老生們都有些鼓譟起來了。 新生辦得,老生怎麼辦不得?當即也推出幾個願意出面的人去向學官開口。 這番變化自然瞞不過樓遠鈞,畢竟這稱得上是江從魚的豐功偉績:他竟憑着一己之力帶得整個國子監都熱鬧起來了! 樓遠鈞現在沒讓人每天當面彙報江從魚在做什麼,他不久前才說讓人不要天天上報,哪裏好馬上改口。 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他命人改爲用類似起居注的方式把江從魚每日做的事都記錄下來,這樣他隨時都可以查閱。 樓遠鈞沒覺得這麼做有什麼不對,他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也被起居郎記得清清楚楚嗎? 臨近休沐日,樓遠鈞便把這一旬的記錄拿出來翻看,瞭解一下江從魚的近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