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蕭如是歌中好手,她的聲音不光依簫韻而成,而是時相纏綿,時而背離,交纏中成其低訴,背離中顯其嘹亮。吳四也確實也吹得好簫,淺吹深按,俱中關旨。只聽蕭如歌道:
酒罷已傾頹,秋水長天折翼飛,莫道風波棲未穩……棲未穩,停杯、雲起江湖一雁咴。
相望已相違,短笛無腔信口吹。若到淮邊驚夜冷……驚夜冷,披衣、與誰相伴與誰歸?
詞中本有數處不協律之處,都被她巧妙地輕輕處理過去。一曲即罷,正是順風渡口的民居上炊煙初起之時。衆人的心隨歌聲飄起,又隨炊煙飛散,都不知飛到哪裏去了。
良久良久,歌聲已寂,只有衆人耳朵眼裏還彷彿依舊迴旋着那低吟淺喟的深嘆——
與誰相伴與誰歸?
而水閣窗口,歌者身影已渺,可衆人還是不由將雙眼向那空空的窗口望去。
那個女子是誰?這一場生中,這歌中的人,又是與誰相伴與誰歸呢?
樓頭的錢老龍已振聲而笑:“列位,這是金陵蕭女史作歌。不爲別的,只爲尋人。大家如果有興,不妨四方傳唱一下,並請說明:是‘一言堂’錢老龍請識歌之人一月之後金山頂上一會。”
蕭如在這江南地面卻是大大有名。樓下的閒人過客聽得做歌的人是她,都不由一愣,然後議論聲起,人人欣幸。——錢老龍本就是要借蕭如之名傳語駱寒,約他一月後一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