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依舊瀟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曹家窪是坐落在皖贛兩省交界處,一座普通不能再普通的村莊。
這裏住着三十幾戶人家,祖祖輩輩都是種田爲生,曹家窪沒有一戶人家姓曹,村莊一半人家姓楊,另一半人家姓薛。
據這裏後人說,他們祖上是在宋朝時,從外地逃難到的曹家窪,這裏本是一片靠近湖邊的淺灘,楊,薛兩家祖輩過來,開荒耕地。
曹家窪上游是綿延起伏的大山,一眼望不到邊。楊,薛兩戶人家商量後,在淺灘邊最高處,各自搭建一間草棚住下。
隨着元明清幾個朝代的延續,到了民國時,這裏已經形成了一座像樣的村莊。
日本人過來時,曹家窪遠離繁華集鎮,沒有受到戰火塗炭,到了新中國建立時,這裏來了工作組,把這裏劃歸到江西省管理,並在這裏修了一條路,直接能通到縣城。
從此以後曹家窪到縣城比以前要方便很多,再也不用翻山越嶺。但是村裏的孩子們上小學還是要爬幾座山。初中是在離曹家窪二十里地的鎮中學。高中就要到縣城去。路途更遠,有三十幾裏地。
到了改革開放時,曹家窪村民開始走出大山裏,和外界接觸多起來。楊志鵬早上出門到縣城上學的時候,天還沒亮。他要趕在早讀課前到校。
曹家窪他是第一位考上縣城高中的人。他的母親薛臘梅在三點鐘就起牀做好了早飯。楊志鵬半個月回家一趟,從家裏背上大米和鹹菜帶到學校。
家裏醃製的鹹菜,勤勞善良的薛臘梅用家裏油菜籽榨出來的香油炒熟後,再用玻璃瓶裝上,夠楊志鵬喫上半個月,能省不少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