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近一月有餘以來,韓鍔其實一直在等着這樣的一個時刻,那就是,兩部兵馬的調遷——連玉忽然走進他的書房,稟道:“韓帥,有信。”
如果說,入長安城三個多月以來,韓鍔還算做了一件什麼事的話。那就是自兩個月前他行走兵部後,經仔細考慮,面聖建議,請得了兩份聖旨。這兩份旨意無它:一是調王橫海回都,入主兵部,且令王橫海率新練的精兵一萬回駐長安城外之新豐,充實長安防衛;二就是調令古超卓率北庭都護府的萬餘精兵回守洛陽,鎮撫關東。這兩人一出東宮門下,一爲僕射堂門下貴官,這種回調勢力均衡。東宮與僕射堂都說不出什麼話,再加上聖意明確,所以這旨意頒發的也還順利。
如今,王橫海終於率師而回了,正在新豐駐紮下來。連玉送來的書信卻是古超卓所寄,信中說,他的人馬已入蕭關之境。只要再有半月時間,就可以到達洛陽。信末只有兩句話:“早歲已懷齊物意,微官敢有濟時心?”
韓鍔看到這兩句,臉上微微一笑。他於朝中諸文武交遊頗疏,有過深交的卻也只有王橫海與古超卓兩人,他與王橫海一見如故。跟古超卓間,自誅殺烏必汗後,也互相心許。他情知兩人雖在勢利場內,爲不得不爾,依附於東宮與僕射堂門下,其實卻還真算是以天下爲重的人。韓鍔在十五城期時,就與王橫海書信來往極多。對朝政之局,也早頗多感想,許爲知己。他與古超卓在西域一帶,卻也相互試探久矣,而後終成深交,但這種交識只怕東宮與僕射堂的人都未深知。看了古超卓信末的最後兩句,韓鍔讀出的不是自嘲自諷,那分明是一種慨然勇諾。得他二人之回,各以萬餘精兵以鎮兩都之局,韓鍔心中已可小安。
這一件事他早就在做——試着慢慢在王橫海與古超卓之間建立聯繫。信任都是慢慢建立的,但這兩人,都說得上是個男兒漢子。所謂: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趨避之,有着這一點本深處的相同。雖彼此當朝不語,隔膜已久,但這件事,韓鍔還真做成功了。
他心下微微一笑:接着,就看小計的態度了。如果他也願意回去,那是最好了,他們終於可以有暇重回西北邊塞了。西邊吐谷渾一帶邊境,也確實急需料理了。韓鍔閉了閉眼,想起那草短沙橫的塞上,雖諸事艱苦,卻有一種滿心滿腹的快意。
纔出去的連玉忽然轉回,稟道:“陳僕射專差人來請韓帥赴宴。”
宴席就開設在陳府的僕射堂。韓鍔卻沒料到這居然是個便宴,主人只有陳希載一人。韓鍔訝然入席,賓主坐好後,陳希載除了隨身親隨,就把餘人揮去了。韓鍔捧觴要敬主人一杯,陳希載滿飲一盞後,卻忽笑道:“韓兄,其實今日之宴雖在舍下,這主人,卻還不是老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