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封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徐方旭將小哥請進倉內,小哥一見孫向景的樣子便急忙上前,先看了他的眼珠舌苔,又一把掀了被子,倉中頓時騰起一陣石楠味道。徐方旭在一旁看得驚奇,這小哥似是熟知孫向景病情一般,幾番看診都是十分對症,比之自己也不遑多讓。
這小哥看了孫向景的症狀,急急回頭,用侗語問了幾句,見徐方旭不懂,又改用漢文,言語間異常焦急,語速極快,就是問些發病多久,喫了什麼藥之類的。徐方旭見他問得珍重,也急忙回答,小哥聽說孫向景發病不足一日,這才大喘一口氣,直說還好。只見他解下腰間掛着的錦囊,從裏面挑了一枚蜜丸,仔細確認之後,便塞進孫向景的嘴裏,又取了溫水送下,再讓徐方旭去了孫向景的鞋襪,拿指甲在他腳心掐了幾處穴位。
天可憐見,經過侗族小哥這般救治,孫向景的情況頓時穩了下來。徐方旭對這侗族小哥千恩萬謝,敬若天人,眼看孫向景無虞,便不住向小哥討教。原本孫向景這病,他與師父鑽研許久,製出的救急丸藥也不能保得完全,卻不想這普通侗族小哥隨身攜帶的藥材,卻是比他師徒二人悉心研製的藥丸還要神效,令他不得不多問幾句。
那侗族小哥頗爲忠厚,直稱不敢受徐方旭的重謝。他自稱吳阿郎,說是侗寨裏普通的行腳商人。早年間家中頗有些權勢,父親乃是一個大寨子裏德高望重的人物,曾送他跟隨侗人的神醫杏妹學習醫術,也得了些傳授。只是後來父親不幸死在山中,家道中落,爲了奉養老母,照顧年幼弟妹,纔不得以棄醫從商,做些小生意養家餬口。他自幼跟隨杏妹學習,隨身總是備着些救急的藥丸,也不料今日真是派上了用場。
小哥說道,侗醫講究陰陽平衡,孫向景的病在侗醫看來便是陰陽失調,是嚴重的寒熱重症,幸好他跟隨杏妹學得踏實,見神醫說過的幾種症狀一一對應,便取了專對寒熱重症的藥丸給孫向景服下,又刺激他幾處穴位幫助藥性發作。也是水神、山神和洞神保佑,這藥真的起了神效,救了孫向景一命。只是這藥丸只能救一時之急,抑得表證,卻斷不了病根;吳阿郎自己學醫未成,對孫向景的病也是束手無策。
徐方旭聽完小哥所說,更是激動不已。他與師父多年研究這病症,也知道是五臟不調,陰陽失衡,但是中間種種道理,又與小哥所說有些出入。當世百業大興,漢醫傳承自軒轅黃帝至今,包容諸多道理,卻也還有不如侗醫之處。
聽小哥說起他的師父杏妹,徐方旭不由再三追問,直覺這位神醫道理深刻,醫術奇妙,或許能爲向景醫治,起了向她求醫的心思。
小哥說道,那位杏妹是侗族所有寨子共尊的神醫,現世的侗醫十有八九都是她的徒子徒孫,身份比寨主族長還高,只怕徐方旭萬難見到。不過既然緣分在此,求人活命也是順應天理的好事,吳阿郎還是將杏妹所在詳細告訴了徐方旭,並且願意領着他先去自家的寨子,再指點他們去找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