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封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次太玄教在壽州行事,要說朝廷對此一無所知,那是萬萬不可能的。以趙禎和龐吉爲首的北宋朝廷,對如今壽州局勢可謂洞若觀火,盡在掌握之中;就是已經投身太玄教的壽州大小官員,其中也不乏忠心朝廷的仁人義士,左不過是對太玄教虛以逶迤,探些情報消息罷了。太玄教在前朝鬧得一時風雨,如今卻只是一個不入流的邪教,只待朝廷一聲令下,便有百萬禁軍雄師枕戈待旦,頃刻便可將此事化解與無形之中。
只是太玄教行事之初,各大武林門派就莫名其妙得了消息,一時舉動,齊聚壽州城。朝廷對此頗有些看法,也分作了幾派,幾次爭論不休,不知中原武林意欲何爲。
當年宋遼之戰,中原武林門派其實都有許多弟子參軍從政,除了少林青城這種出世的修士,就是丐幫的叫花子也有許多洗淨了身子,穿上甲冑爲國出征,當今朝堂之上還有不少文武大臣與諸門派淵源不淺。只是此事牽涉太多,一衆門派不說,大宋朝廷也不完全知情,以致如今局面。
如今朝廷不出手,多存了隔岸觀火的心思,要看看中原武林是何打算。此事實在非同小可,稍有偏頗,禁軍面前的太玄教和中原武林都是一樣人等,都是平頭百姓,土雞瓦狗,難逃鐵騎。陳風崇雖不知此事,但得了那位言語提醒,自是十分警惕,這幾日來也多有思量,如今大概得了這樣一個結論。
空相大師聽完陳風崇所說,一時蹙眉在一旁沉思;太和真人則有些憤憤不平,卻總不能現在跳出去跟趙禎說“你手下有不少人是我的徒子徒孫”;徐方旭跟孫向景甚少與朝廷往來,一時只覺得事態有些嚴重,卻不知如何是好。只有惠博文開口問道:“朝廷和我們不都是要剿滅邪教麼?縱是有些嫌隙,待我們剷除太玄教之後,誤會也可消除了。”
陳風崇苦笑道:“始終你空有滿腹經綸,經驗和眼界卻還有不足,還是個讀書的呆子。朝廷對武林的忌憚也不是一朝一夕,此番武林圍剿太玄教,卻是給了他們一個極好的把柄。若是趙禎那小子真動了別樣心思,只待我等先與太玄教戰個兩敗俱傷,他的禁軍就能不費吹灰之力,永絕後患。”
惠博文還是不敢相信,直說當今身上仁德出衆,萬不能做出這等過河拆橋,落井下石的勾當。
空相大師開口道:“阿彌陀佛。惠施主說的極是。皇帝以仁治天下,保萬民平安,自是不會趁人之危。只是難保禁軍中會有人‘一時激憤’,‘情急之下’下了命令,卻是不美。如今陳施主所說,卻是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