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封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等道理,徐方旭相信一太玄掌教的謀略智慧,不可能想不到;可他卻依舊放棄了圍攻空相大師的機會,以一教掌教之尊來與自己一個默默無名之輩廝殺,其中卻是不合道理。老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徐方旭一方面思索太玄掌教用意,一方面也回望自身,希望能尋出這有妖之事的真正破綻。
無論如何,太玄掌教都是殺向了徐方旭。他身爲一教掌教,武功及經驗都在徐方旭之上。雖然徐方旭得了長生老人親傳《太玄經注》,太玄掌教不過是修行了《太玄往事錄》所記載的武功,可是兩人之間差距還是極大,並不是武功祕籍可以填補的。
太玄掌教也是用一柄長劍,卻也給了徐方旭一絲反擊的機會。若是論內力輕功,拳腳招式,奇門遁甲等等,徐方旭都不是太玄掌教的對手。唯獨劍術一節,徐方旭有着十足的自信,無論招式境界,都是一等一的人物,卻也不虛。
劍術交鋒,更多地在於對招式的理解和對局勢的判斷。兩人境界相當,縱是一人內力深厚,所用出劍招勢大力沉,劍氣威力無比,可另一人只需思索得當,也能適當做出相應舉動,在兩劍相遇之前便避開,使對方的一應深厚內功落在空處,無從下手。
這等道理,徐方旭原還有些模糊,正是得了師孃有關“獨孤九劍”的相應啓發,徐方旭也才能堪破劍術上的迷霧,從更加真實的角度來理解施展劍法,一時竟也與太玄掌教鬥了個旗鼓相當,甚至猶有餘力,雖不能傷到對方,卻也略覺輕鬆。
太玄掌教畢格禽原也是劍術上的大家,始終《太玄往事錄》裏記載最多最細之處便是祖師劍法,也許寫就此書之人原本就是一名絕頂的劍客,各種理解境界都是極爲深厚,比之《太玄經注》的晦澀難懂多了一分思考和易學,也才早就了太玄掌教如今的劍道修爲。
須知練武一道,比之十年寒窗的苦讀不遜分毫。期間練武之人的堅定意志,絕佳悟性缺一不可,更需要常年累月的肉食營養供應,加之從不間斷地名師大家指點,方能使一人展露些許風頭,練就高深武道。若是修行者意志不堅,那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苦處卻是難以承受,只會像孫向景一般落得個稀疏拳腳;而若是其悟性智慧稍次,武道中一應高深境界就只怕此生無望,縱是苦死累死也得不到什麼收穫;而飲食營養,更是不言而喻,練武之人耗損自身氣血化作精元,卻是需要大量肉食進補,僅這一條,就將無數窮苦人家的孩子攔在了武道大門之外;至於名師指點,更是其中關鍵,古往今來,自己練武出了岔子,無論內功外功走火入魔的,典籍中也多有記載,更是多入牛毛。
※※※
[*] 唐,杜甫《前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