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封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西夏,原是鮮卑羌族分支,党項人所建立的政權。其歷史向上追溯,大概可以到前唐安史之亂前後,也算得上是歷史悠久。安史之亂後,吐蕃佔據了河西一帶,對党項人大加壓迫。當時的党項首領拓跋赤辭無奈,在唐朝政權的幫助之下舉族遷徙到了陝北一帶,這才穩定下來,勉強維持了一族的延續。
後來拓跋思恭平定黃巢之亂有功,於唐僖宗時被封爲夏州節度使,隨後其又立下大功,協助李唐王朝收復了長安,故而被賜予國姓“李”,之後數百年間都維持了這個稱號。
太祖趙匡胤建國之後,時任夏州首領李彝殷曾向大宋稱臣,後夏李氏一脈多方遊走於大宋與北遼之間,分別受過兩方的冊封賞賜,榮耀顯赫,勢力也是暴漲。
後大慶三年十月十一日,夏首領李元昊稱帝,自號“世祖始文本武興法建禮仁孝皇帝”,改年號爲“天授禮法延祚”,定都興州,立國“大夏”。隨後大宋便於西夏開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
康定元年,李元昊大軍南下,率十萬大軍包圍了延州,使用了佯攻計謀,於三川口襲擊宋將劉平、石元孫的援軍。大宋一方的守將殊死抵抗,靠着大將許德懷的奇兵突襲了李元昊,將其擊退,解了延州之圍。可惜當時天數有變,突降大雪,在給大宋西北和西夏全境帶來嚴重雪災的同時,也成功掩護着李元昊的軍隊撤退。
三川口之戰後,大宋雖然擊退了西夏,但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在西夏防線上一時陷入了巨大的困局。
同年,趙禎派下戶部尚書、奉寧軍節度使夏竦,樞密直學士、權知制誥韓琦,吏部員外郎、天章閣待制、陝西都轉運使范仲淹等人駐防宋夏邊境,理西夏防務之事。也就是藉着這個時機,龐吉太師才能將自己的得意門生莫之代塞進宋夏邊防大事之中,令其駐守蘭州防線,以求從兩國戰事之中斬獲軍功,日後更有勢力。
之後莫之代在蘭州城失了軍糧,爲了保住莫之代,龐太師纔不得不自己翻了自己定下的案子,重新啓用了罪臣陳同光,令其駐守宋夏邊境最要緊的西寧城。
宋夏之戰,曠日持久。雖然趙禎有着偌大國土,萬千子民,可是大宋向來缺少精兵強將,又是多受了之前與北遼澶淵之戰的後患影響,一直沒能建立起太過強大的軍事力量。反觀西夏李元昊一方,卻是能征善戰的党項人居多,兵強馬壯,一時兩方竟然鬥了個平手,大宋甚至還隱隱喫虧。
去年的三川口之戰,雖然大宋獲勝,擊退了李元昊的大軍,但是自那以後西北防務便日益喫緊,李元昊一方又一直蠢蠢欲動,只怕還有什麼入侵的計劃在做打算。陳同光這個時候駐守西寧,卻是宛若赤腳走上火塘一般,兇險非常,背後又受了龐太師一脈的諸多算計,可謂是前去送死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