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封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道士聞言,眉頭一挑,有了些不滿之意,呵斥道:“放肆!胡說!且不說陰陽輪轉,男女皆可爲一方人王,你妄議朝政,乃是招致災禍的舉動,不理不智。就說現在不過是風水流轉,佛門一時昌盛,則天皇帝臨朝之時,我道家也是一力支持,哪裏會受了什麼陷害!你心浮氣躁,不通道理,妄自議論之處,已然是口舌招引禍事,不妙,不妙!”
小道士聞言,一時氣氛,反駁師父道:“陰陽輪轉,也有個陽爲天,陰爲地的道理。師尊怎的不見,《易經》中雲,乾上坤下,君子當道,天地交泰,用之大吉;坤下乾上,小人橫行,地天交否,大往小來矣!如今道門中人,多有投身佛門之輩,豈不是陰陽顛倒,天下大亂的徵兆?長此以往,何人修道,何人傳道,道統何存?”
老道士不料徒弟能說出這等話語,一時有些驚訝,又是控制不住,怒上心頭,說道:“好好好!好學問!這《易經》中的道理,你算是信手拈來,如數家珍了。可你入我一脈,豈不知門中所修經典,乃是漢末楊雄先師的一本《太玄》麼?你光知道乾坤之間的變化,怎不知天地人三才歸一,諸事流轉的奧妙?‘龍出於中,首尾信,可以爲中庸’,乾坤之外,還有人道存續。天不變,道亦不變!這等道理,你何時才能懂得?”
小道士被師父一通反駁,也是知道自己一門的根基,乃是楊子的一部《太玄經》,若是單論起卦象道理來,十個自己也不是師父的對手。只是他這段日子實在委屈得緊,眼見着自家小廟香火衰微,幾位師兄又是紛紛棄道投佛,實在叫他這個十幾歲的小孩兒看着不是滋味,又是沒有老道士那般虛懷若谷的養氣修爲,自然時時鬱悶。
今日老道士難得接了他的一句話,叫他有地方論理,卻又是一時落在了下風,也是知道自己的道德理論遠遠不如師父。只是一股意氣憋在胸中,總要尋個口子發泄出來,小道士現如今也是難以自持,憤然說道:“師尊講求中庸虛懷,可別人不叫你安生度日哩!太宗開國以來,道門地位尊崇,壓了佛門多年;如今他們一朝翻身,哪裏會叫你有好日子過!我等道門中人,若再不尋到一個法子相抗,只怕難逃劫數!”
老道士見他這般,深深嘆了一口氣,說道:“你只見捧上雲端的風光,卻受不得跌落九霄的失落。塵世間的一切,俱是有因有果,有得有失。和尚們寫出經書,讚揚女帝爲彌勒轉世,殊不知他佛家大德釋迦摩尼曾經說過,待他滅度之後,世間再無佛陀,一切妄稱佛陀名號之人,俱是邪魔外道。和尚們走了外道,卻是攪擾了你的道心。難不成,你也想學他們一般麼?”
小道士聞言沉默,也是知道師父所言不假,想那李唐一代,只不過是自稱老子李耳先師後人,都是受到了道門中有識之士的鄙視。如今則天皇帝自稱彌勒轉世,當然也不是什麼正途。
一時之間,小道士竟是心中隱隱萌發了一個想法,又是模糊想要尋一條路子出來,好叫道家一門傳承延續,莫要輸給了佛家去。
當夜無眠。次日清早,老和尚起牀叫徒弟早課,卻是見徒弟房中空空如也,整個人已然不知所蹤。老道士長嘆一聲,默默轉身,朝着大殿走去,不發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