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一番禪機對答,其實乃是卓一航爲玉羅剎之事而請教晦明禪師。他把“愛河”比如“弱水”,“弱水”有物即沉,問晦明禪師如何可以飛渡?晦明禪師勸他不必先問浮沉,弱水本就無有。卓一航又怕自己雖然盡力而爲,但若仍不爲玉羅剎所諒,或到玉羅剎能諒解時,歲月已虛度了,卻又如何?因此一問,乃有“唐三藏取經”的比喻。
卓一航拜別下山,想道:是啊,只要我矢志不渝,此心終有爲練姐姐諒解之日。也許她這番做作,就是故意的對我考驗折磨。陡然又想起了那傳說中的優曇仙花,心道:“我拚着再受十年雨雪風霜,也要採到此花,讓練姐姐明白我的愛念。”
自此,卓一航在大草原上漫遊,走遍天山南北,不覺又匆匆過了三個寒暑。但那傳說中的仙花,卻始終無法尋覓。
一日,卓一航深入天山以北,被一座白雪皚皚的山峯所吸引。這座山峯好像一頭駱駝,頭東尾西,披着滿身白色的絨毛。卓一航走至山下,忽見山坡上有一間石屋,天山腳下,有牧民本不出奇,但在積雪覆蓋的山坡,卻有人離羣獨居,卻是怪事。好奇心起,遂攀登上去。
這幾年來卓一航受了許多磨練,非但武功大進,而且遠比以前刻苦耐勞,攀登高山,亦如履平地。不一刻便攀上了山腰,石屋前面,正有着幾個人在高聲說話。
卓一航隱在岩石後面向外望去,只見兩個喇嘛,一老一少,正在大聲呼喝。對方卻是一個哈薩克族打扮的山民,帶着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子,那小孩子好似瘦皮猴一般,但兩隻眼睛,卻生得又圓又大,奕奕有神。
那年老的喇嘛喝道:“辛老五,你應該交的雪蓮既沒有,犀角又不夠,這是怎麼說的?叫俺如何向王爺交代?”那年長的哈薩克山民哀求道:“今年僅找到幾朵雪蓮,都配了藥賣給收藥材的商人了,犀角也只有一根,大師父你多擔待。”
那年老的喇嘛名叫天德上人,乃是西藏天龍派的長老之一,他受哈薩克族的酋長聘爲護法師,那年輕的喇嘛是他的徒弟。啥薩克族是草原上一個遊牧民族,族人都有向酋長繳交貢物的義務,是牧民就要繳納牛羊,是山民獵戶就要繳納藥材和野味。哈薩克族人十九都是在草原上畜牧牛羊,山民獵戶亦有百十來家,散居在天山山脈之中,徵收不便。天德上人別有用心,自告奮勇,每年都替酋長去徵收山民獵戶的貢物,用意卻在採集天山名貴的藥材,從中中飽。例如酋長只要某家一根犀角的,他卻要兩根,只要兩朵雪蓮的,他卻要四朵,山民們既無法去見酋長求情,要反抗又敵不過他們,只好任由他們剝削。
那辛五是哈薩克族有名的獵戶,被迫得無法,向他求饒。天德上人翻起一雙怪眼,冷笑道:“賣給收藥材的商人?哼,你好大膽!不繳給王爺先賣了!”辛五道:“不賣我們喫什麼?雪蓮又不能充飢。我們的王爺對待族人一向不錯,以前若採不到雪蓮,兩三年不交,他也不會派人來討,大師,你同他說說我們的苦況,王爺一定能夠原諒的。”天德上人勃然變色,斥道:“王爺好心腸,你們就刁頑了,王爺能原諒你們,我不能原諒!你給不給?不給就把你抓去!”那年輕的喇嘛不待師父吩咐,立刻便奔上前去動手。辛五連連後退,不斷求饒,看看就要被那喇嘛抓着。